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0 前言 | 第12-15页 |
1 环境雌激素活性筛选评价与鱼类卵黄原蛋白研究进展 | 第15-30页 |
·环境雌激素筛选评价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环境雌激素的种类 | 第15-16页 |
·环境雌激素筛选方法 | 第16-17页 |
·农药的环境雌激素活性 | 第17-18页 |
·鱼类卵黄原蛋白性质研究进展 | 第18-27页 |
·卵黄原蛋白的合成 | 第18-19页 |
·卵黄原蛋白的种类与结构 | 第19-21页 |
·卵黄原蛋白的分子量 | 第21-25页 |
·卵黄原蛋白检测方法 | 第25-26页 |
·卵黄原蛋白纯化方法 | 第26-27页 |
·研究展望 | 第27-28页 |
·研究目的和技术路线 | 第28-30页 |
2 美国红鱼卵黄原蛋白的分离纯化 | 第30-4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0-33页 |
·实验动物 | 第30页 |
·卵黄原蛋白诱导实验 | 第30-31页 |
·卵黄原蛋白的分离纯化 | 第31-32页 |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染色 | 第32页 |
·卵黄原蛋白的特征性染色 | 第32-33页 |
·分子量的确定 | 第3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3-39页 |
·血浆卵黄原蛋白的鉴定 | 第33-34页 |
·卵黄原蛋白纯化方案Ⅰ:凝胶过滤结合离子交换层析 | 第34-36页 |
·卵黄原蛋白纯化方案Ⅱ:选择性沉淀结合离子交换层析 | 第36-37页 |
·卵黄原蛋白两种纯化方案效果比较 | 第37-39页 |
·讨论 | 第39-42页 |
·小结 | 第42-43页 |
3 美国红鱼卵黄原蛋白多克隆抗血清的制备及鉴定 | 第43-5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3-45页 |
·实验动物 | 第43页 |
·美国红鱼卵黄原蛋白多克隆抗血清的制备 | 第43-44页 |
·双向免疫扩散测定抗血清效价 | 第44页 |
·免疫电泳技术检测抗血清专一性 | 第44-45页 |
·抗体特异性检测 | 第45页 |
·抗血清检出限测定 | 第4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5-48页 |
·抗血清效价的测定 | 第45-46页 |
·抗血清专一性检测 | 第46-47页 |
·抗血清特异性检测 | 第47页 |
·抗血清检出限测定 | 第47-48页 |
·讨论 | 第48-50页 |
·小结 | 第50-51页 |
4 多种农药的环境雌激素活性的筛选 | 第51-6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2-53页 |
·实验用农药 | 第52页 |
·农药暴露实验 | 第52-53页 |
·免疫印迹实验 | 第5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3-57页 |
·高效氯氰菊酯对美国红鱼卵黄原蛋白的诱导作用 | 第53-54页 |
·溴甲维磷对美国红鱼卵黄原蛋白的诱导作用 | 第54-55页 |
·敌敌畏对美国红鱼卵黄原蛋白的诱导作用 | 第55-56页 |
·氧乐果对美国红鱼卵黄原蛋白的诱导作用 | 第56-57页 |
·讨论 | 第57-59页 |
·小结 | 第59-60页 |
5 美国红鱼多克隆抗血清与石鲽卵黄原蛋白的交叉反应 | 第60-6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0-61页 |
·实验动物 | 第60页 |
·卵黄原蛋白诱导实验 | 第60页 |
·卵黄原蛋白分离纯化 | 第60页 |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染色 | 第60-61页 |
·卵黄原蛋白特征性染色 | 第61页 |
·Western blot | 第6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1-65页 |
·石鲽卵黄原蛋白的鉴定 | 第61-62页 |
·石鲽卵黄原蛋白分离纯化 | 第62-64页 |
·石鲽卵黄原蛋白与美国红鱼Vtg 多克隆抗血清的交叉反应 | 第64-65页 |
·讨论 | 第65-68页 |
·小结 | 第68-69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个人简历 | 第80页 |
学术论文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