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组合结构论文

短肢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及设计理论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1 绪论第12-23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13页
   ·研究现状第13-20页
     ·异形柱构件第13-14页
     ·短肢剪力墙构件第14-16页
     ·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第16-20页
   ·相关研究目的和内容第20-21页
 参考文献第21-23页
2 异形柱、短肢剪力墙构件的强度与延性分析第23-50页
   ·压弯构件的弯矩—曲率关系第23-27页
     ·材料本构关系和基本假定第24-25页
     ·弯矩—曲率关系计算第25-27页
   ·异形柱的强度和延性性能第27-39页
     ·翼缘受压与翼缘受拉时的区别第28-29页
     ·轴压比对异形柱的强度和延性的影响第29-31页
     ·纵筋配筋率对异形柱强度和延性性能的影响第31页
     ·异形柱轴压比限值的研究第31-38页
     ·结论第38-39页
   ·短肢剪力墙的强度和延性性能第39-45页
     ·T形截面短肢剪力墙的强度和延性性能分析第40-41页
     ·体积配箍率对短肢剪力墙强度和延性的影响第41-42页
     ·轴压比对短肢剪力墙强度和延性的影响第42-43页
     ·墙肢高厚比对短肢剪力墙强度和延性的影响第43-44页
     ·结论第44-45页
   ·异形柱和短肢剪力墙的轴压比限值比较分析第45-47页
     ·规范规定的短肢剪力墙轴压比限值第45-46页
     ·异形柱和短肢剪力墙的轴压比限值讨论第46-47页
   ·本章小结第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3 短肢剪力墙结构的力学模型分析第50-65页
   ·概述第50-51页
   ·目前短肢剪力墙结构构件的常用力学分析模型第51-55页
     ·普通杆单元模型第51-52页
     ·带刚域杆单元模型第52-53页
     ·薄壁杆单元模型第53-54页
     ·板壳墙元模型第54-55页
   ·短肢剪力墙结构的力学模型分析第55-63页
     ·整体结构建模第57-58页
     ·结构模态对比分析第58-59页
     ·结构水平地震作用效应分析第59-63页
   ·结论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5页
4 短肢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第65-91页
   ·试验概况第65-75页
     ·模型设计与制作第65-68页
     ·试验方案第68-69页
     ·试验结果第69-75页
   ·结构塑性极限分析方法第75-81页
     ·塑性极限分析的基本原理第75-76页
     ·塑性极限分析方法第76-81页
   ·试验结构塑性极限分析第81-89页
     ·基本假定第81页
     ·塑性铰区长度和位置第81-83页
     ·临界截面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第83-84页
     ·试验结构塑性极限分析第84-87页
     ·计算结果分析第87-89页
   ·小结第89-90页
 参考文献第90-91页
5 短肢剪力墙结构的静力弹塑性分析第91-124页
   ·短肢剪力墙结构的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第91-98页
     ·静力弹塑性(Pushover)分析方法的原理及实施步骤第91-93页
     ·短肢剪力墙结构的静力弹塑性分析模型第93-98页
   ·短肢剪力墙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第98-105页
     ·结构的破坏过程分析第98-103页
     ·结构推覆过程中变形分析第103-105页
   ·短肢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第105-120页
     ·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设计方法综述第105-107页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能力谱法第107-109页
     ·短肢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第109-120页
   ·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与塑性极限分析方法的比较第120页
   ·本章小结第120-121页
 参考文献第121-124页
6 短肢剪力墙结构的破坏机制研究第124-135页
   ·建筑结构可能的破坏机制第124-126页
     ·破坏机制的分类第124-125页
     ·各国规范对结构破坏机制的选用第125页
     ·我国规范对结构破坏机制的选用第125-126页
   ·短肢剪力墙结构破坏机制的选用第126-127页
   ·短肢剪力墙结构破坏机制影响因素的研究第127-131页
     ·墙、梁受弯承载力比值的影响第127-129页
     ·墙、梁刚度比值的影响第129-130页
     ·短肢剪力墙结构梁铰机制的主要设计途经第130-131页
   ·算例分析第131-134页
     ·算例结构的选择第131-132页
     ·计算方案第132页
     ·计算结果分析第132-134页
   ·本章小结第134页
 参考文献第134-135页
7 结论与展望第135-139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第136-137页
   ·抗震对策和设计建议第137-138页
   ·后续工作第138-139页
致谢第139-140页
附录第14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14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第140页

论文共1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桥塔施工状态振动研究
下一篇:等离子体涂覆目标的电磁散射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