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网络互联可生存性概述 | 第8-9页 |
·网络互联可生存性的定义 | 第8页 |
·网络互联可生存技术的发展 | 第8-9页 |
·基于GMPLS 技术的网络互联的可生存性 | 第9-10页 |
·GMPLS 技术简介 | 第9页 |
·引入了GMPLS 网络可生存技术的发展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0-12页 |
第二章 GMPLS 的技术框架 | 第12-30页 |
·GMPLS 的基本概念 | 第12-13页 |
·MPLS 技术 | 第13-17页 |
·标签Label 与转发等价类FEC | 第13-15页 |
·标签交换路由器LSR 与标签边缘交换路由器LER | 第15页 |
·标签交换路径LSP | 第15-16页 |
·标签分发协议LDP | 第16-17页 |
·GMPLS 对MPLS 的扩展 | 第17-22页 |
·GMPLS 对接口类型的扩展 | 第17-18页 |
·GMPLS 对信令协议的扩展 | 第18-21页 |
·GMPLS 对路由协议的扩展 | 第21页 |
·链路管理协议LMP | 第21-22页 |
·GMPLS 的标签分发机制 | 第22-25页 |
·标签的生成 | 第23页 |
·标签的分配和发布 | 第23-24页 |
·标签分配的控制 | 第24页 |
·LDP 机制 | 第24-25页 |
·GMPLS 的框架结构 | 第25-28页 |
·GMPLS 的网络结构 | 第25页 |
·GMPLS 的软件结构 | 第25-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三章 GMPLS 中的流量工程和QoS | 第30-38页 |
·GMPLS 中的流量工程 | 第30-32页 |
·IP 网流量工程简介 | 第30页 |
·GMPLS 流量工程机制 | 第30-32页 |
·服务质量QoS | 第32-36页 |
·QoS 的定义 | 第32-33页 |
·QoS 的其他特征 | 第33-34页 |
·综合服务和区分服务 | 第34-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四章 基于GMPLS 的可区分网络生存性研究 | 第38-46页 |
·GMPLS 网络中的保护与恢复 | 第38-42页 |
·保护与恢复机制概述 | 第38-39页 |
·GMPLS 中保护与恢复的层次 | 第39-41页 |
·GMPLS 中的故障管理 | 第41-42页 |
·基于GMPLS 的可区分动态网络生存性方案 | 第42-45页 |
·方案的提出 | 第42-44页 |
·方案分析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结束语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研究生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