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西部苹果林地和耕地土壤微形态特征研究及对比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第一节 论文选题的意义 | 第8-9页 |
第二节 土壤微形态研究历史和现状 | 第9-13页 |
第三节 研究过程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区域概况和实验材料 | 第15-20页 |
第一节 区域概况 | 第15-16页 |
第二节 实验材料 | 第16-20页 |
第三章 实验方法 | 第20-30页 |
第一节 野外方法 | 第20页 |
第二节 室内研究方法 | 第20-30页 |
1 土壤微形态研究方法 | 第20-28页 |
2 土壤理化性质测量方法 | 第28-30页 |
第四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0-57页 |
第一节 土壤微形态特征 | 第30-52页 |
1 SDCNT土壤剖面的微形态特征 | 第30-37页 |
2 DZCLD土壤剖面的微形态特征 | 第37-44页 |
3 WGCLD土壤剖面的微形态特征 | 第44-52页 |
第二节 土壤理化性质 | 第52-57页 |
1 土壤pH值 | 第52-53页 |
2 磁化率分析 | 第53-54页 |
3 总有机碳含量分析 | 第54-55页 |
4 土壤粒度组成分析 | 第55-57页 |
第五章 讨论 | 第57-72页 |
第一节 土地利用时间对土壤微形态的影响 | 第57-64页 |
第二节 土地利用方式与土壤的微形态特征 | 第64-69页 |
第三节 不同利用方式土壤的理化性质比较 | 第69-72页 |
结论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附图:微形态照片 | 第78-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