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17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国内外植物区系研究进展 | 第9-15页 |
·国外植物区系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我国植物区系地理学研究进展及最新研究动态 | 第11-14页 |
·陕西省植物区系研究概述 | 第14-15页 |
·黄龙山有关研究 | 第15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与研究方法 | 第17-22页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7-20页 |
·地理位置 | 第17页 |
·地质地貌 | 第17-18页 |
·气候 | 第18-19页 |
·水文 | 第19页 |
·土壤 | 第19-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第三章 种子植物区系 | 第22-41页 |
·种子植物区系的基本组成 | 第22-27页 |
·种子植物科、属、种组成 | 第22-23页 |
·种子植物区系科内属、种组成 | 第23-26页 |
·种子植物属的组成 | 第26-27页 |
·科、属的分布区类型及其分析 | 第27-38页 |
·科的地理成分 | 第27-30页 |
·属的地理成分 | 第30-38页 |
·小结 | 第38-41页 |
第四章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 第41-47页 |
·国家级珍稀濒危、重点保护植物 | 第41-44页 |
·保护植物的种类 | 第41页 |
·国家珍稀保护植物、重点保护植物概述 | 第41-44页 |
·陕西省地方重点保护植物 | 第44页 |
·保护区区级珍稀濒危植物 | 第44-45页 |
·保护措施与建议 | 第45-47页 |
第五章 植物资源评价 | 第47-75页 |
·药用植物资源 | 第47-60页 |
·淀粉及糖类植物资源 | 第60-62页 |
·油脂植物资源 | 第62-64页 |
·芳香植物资源 | 第64-65页 |
·野菜植物资源 | 第65-66页 |
·农药植物资源 | 第66-70页 |
·纤维植物资源 | 第70-72页 |
·鞣料植物资源 | 第72-73页 |
·树脂及树胶植物资源 | 第73-74页 |
·橡胶及硬橡胶植物资源 | 第74-75页 |
第六章 植被资源 | 第75-88页 |
·主要植被类型 | 第75-85页 |
·群落物种组成及优势植物区系地理特征 | 第75-77页 |
·植被分类系统 | 第77-78页 |
·主要植被类型概述 | 第78-85页 |
·植被分布规律 | 第85-86页 |
·水平分布规律 | 第85-86页 |
·垂直分布规律 | 第86页 |
·植被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 第86-88页 |
·植被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 第87页 |
·植被资源保护与利用对策 | 第87-88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88-89页 |
·种子植物种类较丰富,优势科较多,优势属贫乏 | 第88页 |
·中国特有科、属贫乏,无中国特有科,仅有4 个中国特有属 | 第88页 |
·地理成分较复杂和多样,植物区系温带性质显著;区系起源具有一定的古老性,并兼有一定的年轻成分 | 第88页 |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贫乏 | 第88页 |
·资源植物丰富多样 | 第88页 |
·优势植物区系地理成分以北温带成分占主导地位,同时热带成分对本区植物区系有一定的影响 | 第88页 |
·植被类型多样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4页 |
附录1 陕西韩城黄龙山褐马鸡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名录 | 第94-110页 |
致谢 | 第110-111页 |
作者简介 | 第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