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生态型核不育系373S及叶片黄化突变体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4页 |
·生态雄性不育系研究进展 | 第9-22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生态雄性不育材料的发现和选育 | 第10-13页 |
·生态雄性不育系的遗传研究 | 第13-14页 |
·生态雄性不育系的细胞学研究 | 第14-16页 |
·生态雄性不育系的光温特性 | 第16-18页 |
·生态雄性不育系的生理生化研究 | 第18-20页 |
·生态雄性不育系的基因克隆和定位 | 第20-22页 |
·生态雄性不育系的应用研究 | 第22页 |
·叶片黄化突变体研究进展 | 第22-23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3-24页 |
第二章 甘蓝型油菜生态型核不育系373S 研究 | 第24-4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4-25页 |
·材料 | 第24页 |
·方法 | 第24-2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5-37页 |
·373S 的发现与育性表现 | 第25-27页 |
·温度对373S 育性转换的影响 | 第27-30页 |
·373S 细胞学观察 | 第30-34页 |
·373S 的遗传分析 | 第34-36页 |
·373S 同工酶电泳 | 第36-37页 |
·讨论 | 第37-41页 |
·影响373S 育性的生态因素 | 第37-38页 |
·373S 败育的细胞学观察 | 第38-39页 |
·373S 的遗传 | 第39-40页 |
·373S 的同工酶电泳 | 第40-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第三章 芥菜型油菜叶片黄化突变体的初步研究 | 第42-4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2页 |
·材料 | 第42页 |
·试验处理 | 第42页 |
·方法 | 第4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2-44页 |
·芥菜型油菜黄化突变体的生物学性状 | 第42-43页 |
·芥菜型油菜黄化突变体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 第43-44页 |
·芥菜型油菜叶片黄化突变体同工酶电泳结果 | 第44页 |
·讨论 | 第44-45页 |
·结论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5页 |
附录1 | 第55-56页 |
附录2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作者简介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