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高层建筑论文--高层建筑结构论文

高层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体系施工期间变形及其控制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5页
第1章 绪论第15-32页
   ·概述第15-19页
     ·高层建筑的定义第15页
     ·高层建筑发展概况第15-16页
     ·高层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体系简介第16-18页
     ·施工期间高层建筑结构的时变特性第18-19页
   ·施工期间高层建筑结构分析的研究现状第19-24页
     ·早龄期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的时变性研究现状第19-21页
     ·时变结构计算理论研究现状第21-22页
     ·高层建筑结构施工期间的变形研究现状第22-24页
   ·问题的提出第24-26页
     ·施工期间混合结构体系的竖向变形问题第24-25页
     ·施工期间混合结构体系的水平变形问题第25页
     ·施工方案与控制策略问题第25-26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26-28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26-27页
     ·主要创新点第27-28页
 参考文献第28-32页
第2章 高层建筑结构混凝土力学性能的时变特性研究第32-55页
   ·前言第32页
   ·高层建筑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时变特性第32-36页
     ·混凝土组分对抗压强度的影响第33-34页
     ·上海地区预拌出站混凝土抗压强度特征第34-35页
     ·抗压强度的时变模型第35-36页
   ·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时变特性第36-41页
     ·影响弹性模量的因素第37-38页
     ·弹性模量与抗压强度的相关性第38-40页
     ·早龄期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时变模型第40-41页
   ·泊松比的时变特性第41-42页
     ·熟龄期高性能混凝土的泊松比第41页
     ·早期高性能混凝土的泊松比的时变特性第41-42页
   ·高层建筑结构混凝土的徐变第42-49页
     ·徐变的机理第42-43页
     ·徐变的影响因素第43-44页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徐变特点第44页
     ·徐变的预测第44-49页
   ·混凝土的收缩第49-52页
     ·收缩的机理第49-50页
     ·混凝土收缩的预测第50-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第3章 考虑施工过程与材料时变因素的高层建筑结构竖向变形分析方法研究第55-74页
   ·前言第55-56页
   ·考虑混凝土时变因素的竖向变形计算方法第56-58页
     ·考虑徐变收缩的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第56-57页
     ·考虑徐变的按龄期调整的有效模量法第57-58页
   ·考虑施工过程的时变结构竖向变形计算方法第58-62页
     ·施工过程对结构竖向变形计算的影响第58-59页
     ·考虑施工找平影响的竖向累积变形计算第59-62页
   ·考虑施工过程的有限元-超级元耦合方法第62-68页
     ·超级元简介第62-63页
     ·空间框架结构的有限元-超级元耦合分析模型第63-68页
   ·巨型框架结构算例第68-72页
     ·工程概况第68-69页
     ·分析步骤第69-70页
     ·计算结果第70-72页
   ·本章小结第72页
 参考文献第72-74页
第4章 高层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体系施工期间的竖向变形分析第74-92页
   ·前言第74页
   ·计算对象概况及计算假定第74-76页
     ·工程概况第74-76页
     ·计算工况及假定第76页
   ·计算结果分析第76-89页
     ·混凝土核心筒的竖向累积变形特征第76-81页
     ·竖向承重构件的累积竖向变形差异第81-86页
     ·外钢框架柱内力第86-87页
     ·外钢框架梁内力第87-89页
   ·本章小结第89-91页
 参考文献第91-92页
第5章 高层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体系施工期间的水平变形简化计算方法研究第92-111页
   ·引言第92-93页
   ·施工期间混合结构体系在水平荷载下平面计算模型解析解第93-102页
     ·外钢框架与核心筒的协同工作原理第93-94页
     ·施工期间混合结构体系的简化平面计算模型第94-102页
   ·施工期间混合结构体系在风荷载下的水平变形规律第102-109页
     ·施工期间核心筒抗弯刚度沿高度的一致化第102页
     ·风荷载的计算与处理第102-103页
     ·水平变形计算程序第103-104页
     ·水平变形规律第104-109页
   ·本章小结第109-110页
 参考文献第110-111页
第6章 高层混合结构体系施工期间的变形控制措施研究第111-134页
   ·前言第111页
   ·核心筒领先钢框架施工层数的确定第111-113页
     ·经验估计第111-112页
     ·计算确定第112-113页
   ·水平连接构件二次施工第113-118页
     ·连接柱-筒的钢框架梁二次施工时间的确定第114-116页
     ·连接框架柱的钢框架梁二次施工时间的确定第116-118页
   ·竖向承重构件补偿施工第118-121页
     ·核心筒的找平补偿方案第118-119页
     ·钢框架柱的找平补偿方案第119-121页
   ·结构体系的设计构造措施第121-123页
     ·减小不同承重构件的压应力水平差第121-122页
     ·设置柔性节点以释放附加内力第122-123页
   ·考虑变形控制的施工方案小结第123-124页
     ·考虑变形控制后的主体结构施工过程第123-124页
     ·高层建筑竖向变形的控制标准讨论第124页
   ·施工期间的变形监测第124-127页
     ·施工期间变形监测的基本要求第124-125页
     ·变形监测网的布设第125-126页
     ·变形监测策略第126-127页
   ·混凝土工程施工措施第127-132页
     ·质量控制程序第127-128页
     ·混凝土材料控制措施第128-131页
     ·泵送施工控制第131-132页
   ·本章小结第132-133页
 参考文献第133-134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134-138页
   ·本文的主要结论第134-136页
   ·展望第136-138页
致谢第138-139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39页

论文共1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留置权成立要件的若干问题研究
下一篇:XLP办公楼项目的投资经济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