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事诉讼缺席审判制度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导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缺席审判制度概述 | 第11-19页 |
第一节 缺席审判制度的概念 | 第11-12页 |
一、缺席审判的含义 | 第11页 |
二、对“缺席”的界定 | 第11-12页 |
第二节 缺席审判制度的历史变迁 | 第12-14页 |
第三节 缺席审判制度国外立法考察 | 第14-19页 |
一、大陆法系的缺席审判制度 | 第14-16页 |
二、英美法系的缺席审判制度 | 第16-18页 |
三、外国缺席审判制度评析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缺席审判制度的法理分析 | 第19-28页 |
第一节 民事诉讼理念与缺席审判制度 | 第19-24页 |
一、程序公正原则 | 第19-20页 |
二、辩论原则 | 第20-22页 |
三、平等原则 | 第22-23页 |
四、处分原则 | 第23-24页 |
第二节 两种缺席审判模式的价值分析 | 第24-28页 |
一、两种缺席审判模式的内容 | 第24-25页 |
二、两种缺席审判模式的比较 | 第25-28页 |
第三章 我国缺席审判制度的立法现状 | 第28-36页 |
第一节 缺席审判制度的相关立法规定 | 第28-29页 |
第二节 对我国立法规定的比较研究 | 第29-31页 |
一、与两大基本模式的比较 | 第29-30页 |
二、与各国立法规定的比较 | 第30-31页 |
第三节 我国缺席审判制度存在的缺陷 | 第31-36页 |
一、制度上的缺陷 | 第31-33页 |
二、理论上的缺陷 | 第33-36页 |
第四章 对我国缺席审判制度的完善 | 第36-51页 |
第一节 缺席审判模式的选择 | 第36-38页 |
第二节 缺席审判具体制度的设计 | 第38-51页 |
一、缺席审判制度不仅适用于被告,也适用于原告 | 第38页 |
二、由出庭一方当事人申请缺席审判 | 第38-39页 |
三、缺席审判程序的适用 | 第39-41页 |
四、对缺席审判的救济 | 第41页 |
五、对不同主体缺席时的处理 | 第41-48页 |
六、不适用缺席审判制度的诉讼类型 | 第48-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4-55页 |
后记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