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3页 |
·研究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页 |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第2章 理论综述 | 第13-19页 |
·关于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 第13-15页 |
·食品的内涵 | 第13页 |
·食品卫生、食品安全的内涵 | 第13-15页 |
·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内涵 | 第15页 |
·关于公共安全管理理论 | 第15-19页 |
·运用公共产品理论阐明食品安全监管的政府责任 | 第15-16页 |
·运用公共经济学理论阐明食品安全监管的政府选择 | 第16-18页 |
·运用管理学能级原理阐明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 第18页 |
·运用SW0T分析法剖析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 第18-19页 |
第3章 国外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回顾 | 第19-27页 |
·影响国外食品安全主要因素 | 第19-20页 |
·细菌病毒污染 | 第19页 |
·转基因因素 | 第19-20页 |
·化学物污染 | 第20页 |
·国外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回顾 | 第20-27页 |
·建立各具特色的管理体制 | 第20-23页 |
·完善法规体系,强化监督检查 | 第23-24页 |
·完善标准检测与危险评价体系 | 第24-25页 |
·强调食品安全管理公开透明 | 第25页 |
·建立食品召回制度 | 第25页 |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 第25-27页 |
第4章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实践 | 第27-41页 |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第27-29页 |
·影响我国食品安全主要因素 | 第29-31页 |
·食品原料污染 | 第29-30页 |
·食品生产加工过程 | 第30页 |
·食品流通环节过程 | 第30-31页 |
·消费者饮食习惯 | 第31页 |
·违法生产经营 | 第31页 |
·运用SWOT分析法剖析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现状 | 第31-38页 |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优势 | 第31-32页 |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劣势 | 第32-37页 |
·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机遇 | 第37页 |
·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困难 | 第37-38页 |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 第38-41页 |
·缺乏食品安全的系统监测与评价背景资料 | 第38-39页 |
·缺乏关键检测技术与设备 | 第39页 |
·未全面采用与国际接轨的危险性评估技术和控制技术 | 第39-40页 |
·新技术、新工艺、新资源加工食品的安全性研究评估比较落后 | 第40页 |
·法律、法规和标准建设方面的差距 | 第40-41页 |
第5章 无锡市食品安全监管现状 | 第41-47页 |
·机构情况 | 第42页 |
·人员情况 | 第42-43页 |
·监管对象 | 第43-44页 |
·检测资源 | 第44-47页 |
第6章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完善建立 | 第47-55页 |
·建立垂直独立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体系 | 第48页 |
·建立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执法体系 | 第48-50页 |
·完善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 | 第50-51页 |
·建立食品安全预警和溯源体系 | 第51页 |
·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风险评价体系 | 第51-52页 |
·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信息网络体系 | 第52页 |
·建设食品安全教育宣传体系 | 第52-53页 |
·建立我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 | 第53页 |
·构建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的食品安全推动体系 | 第53-55页 |
第7章 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发展趋势和展望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8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