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论文--中国论文--文化专题研究论文

文化资本论--关于文化资本运营的理论与实务研究

第一章 导论第1-25页
 第一节 研究的对象和内容第15-17页
  一、文化资本论研究的对象第15-16页
  二、文化资本论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6-17页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第17-20页
  一、政治意义第17-19页
  二、理论意义第19-20页
  三、经济意义第20页
  四、实践意义第20页
 第三节 研究的现状第20-22页
 第四节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22-25页
第二章 文化资本概述第25-35页
 第一节 关于文化的性质第25-28页
  一、国外关于“文化”一词的探索第25-26页
  二、国内关于“文化”一词的探索第26-28页
 第二节 关于资本的性质第28-32页
  一、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关于资本的主要观点第28-29页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的主要观点第29-30页
  三、我国关于资本的主要观点第30-32页
 第三节 关于文化资本的性质第32-35页
第三章 文化资源及其资本化第35-46页
 第一节 文化资源的性质、种类和特性第35-39页
  一、文化资源的性质第35-36页
  二、文化资源的种类第36-38页
  三、文化资源的特性第38-39页
   (一) 文化资源的无形性第38页
   (二) 文化资源的无限使用性第38页
   (三) 文化资源的地域差异性第38-39页
   (四) 文化资源消费的精神性第39页
   (五) 文化资源的易变性第39页
 第二节 文化资源的配置与资本化第39-46页
  一、文化资源配置的含义第39-40页
  二、文化资源配置的内容第40-41页
  三、文化资源配置的方式第41-44页
   (一) 市场调节第41-42页
   (二) 计划调节第42-43页
   (三) 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调节第43-44页
  四、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第44-46页
第四章 民族文化的保护及其资本化运作第46-60页
 第一节 民族文化的基本内涵第46-49页
 第二节 民族文化的保护第49-54页
  一、保护好民族语言文字第49-50页
  二、保护好民族服饰第50页
  三、保护好民族饮食文化第50页
  四、保护好民族建筑第50-51页
  五、保护好民族工艺美术第51页
  六、保护好民族宗教文化第51页
  七、保护好民族民间文学第51-52页
  八、保护好民族体育项目第52页
  九、保护好民族医药第52-53页
  十、保护好民族的传统节日第53-54页
 第三节 民族文化的开发利用第54-60页
  一、民族民俗的旅游化第54-55页
  二、民族节庆市场化第55页
  三、民族艺术商业化第55-56页
  四、民族医药产业化第56页
  五、民族文化品牌化第56-57页
  六、民族文化会展生意化第57-60页
第五章 文化资本与文化产业第60-69页
 第一节 文化产业的内涵与范围第60-65页
  一、文化产业的内涵第60-64页
  二、文化产业的范围第64-65页
 第二节 文化产业的特点第65-66页
 第三节 文化产业与文化资本的关系第66-69页
  一、文化产业是文化资本的基础第67页
  二、文化资本促进文化产业的更快发展第67-69页
   (一) 文化资本的运营是文化产业得以生存的前提第67页
   (二) 文化资本的运营是文化产业得以产业升级的前提第67-69页
第六章 文化资本的生产和再生产第69-80页
 第一节 文化商品的生产第69-78页
  一、文化商品的意义和特点第69-73页
   (一) 文化商品的意义第69-70页
   (二) 文化商品的特点第70-73页
  二、文化商品生产的要素和过程第73-75页
   (一) 文化商品生产的要素第73-74页
   (二) 文化商品生产的过程第74-75页
  三、文化商品生产的基本原则第75-78页
   (一) 以满足人民文化需要为其出发点第75-76页
   (二)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兼顾,社会效益第一第76-78页
 第二节 文化商品的再生产第78-80页
  一、文化商品的简单再生产第78-79页
  二、文化商品的扩大再生产第79-80页
第七章 文化资本的积累第80-85页
 第一节 文化资本积累的含义及其作用第80-83页
  一、文化资本积累的含义第80-81页
  二、文化资本积累的作用第81-83页
   (一) 可以提高文化企业的竞争力第81-82页
   (二) 可以促进文化企业优化资本结构第82页
   (三) 可以推动文化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第82页
   (四) 可以为构建和谐社会积聚更多的精神财富第82-83页
 第二节 文化资本积累的途径第83-85页
  一、固体的文化资本的积累第83页
  二、产品的文化资本的积累第83-84页
  三、流动状态的文化资本积累第84-85页
第八章 文化资本的循环与周转第85-93页
 第一节 文化资本的循环第85-89页
  一、产品的文化资本的循环第85-88页
  二、固体的文化资本的循环第88页
  三、流动状态的文化资本的循环第88-89页
 第二节 文化资本的周转第89-90页
 第三节 加速文化资本周转的途径第90-93页
  一、加速产品的文化资本周转途径第90-92页
  二、加速固体的文化资本和流动状态的文化资本周转的途径第92-93页
第九章 文化资本的流通第93-108页
 第一节 文化资本流通在文化资本再生产中的作用第93-94页
  一、文化资本流通是文化资本再生产的前提第93-94页
  二、文化资本的流通又是实现文化资本再生产目标的途径第94页
 第二节 文化商品的定价第94-100页
  一、文化商品定价的方法第94-98页
   (一) 以成本为导向的定价第95-96页
   (二) 以供求为导向的定价第96页
   (三) 以质量为导向的定价第96-98页
  二、文化商品定价的目标和策略第98-100页
   (一) 文化商品定价的目标第98-99页
   (二) 文化商品定价的策略第99-100页
 第三节 文化商品的促销第100-103页
  一、广告促销第101页
  二、人员推销第101页
  三、价格促销第101-102页
  四、公关推销第102-103页
 第四节 文化商品市场的建构第103-108页
  一、文化市场的性质第103页
  二、文化市场的类型第103-105页
   (一) 文化商品市场第103页
   (二) 文化娱乐市场第103-104页
   (三) 影视音像市场第104页
   (四) 书报刊市场第104页
   (五) 演出市场第104页
   (六) 文化旅游市场第104页
   (七) 文物与工艺美术市场第104-105页
   (八) 中外文化交流经纪市场第105页
   (九) 文化艺术培训市场第105页
  三、文化市场的特点第105-106页
   (一) 经营内容主要是精神文化产品第105页
   (二) 交换过程伴随着精神传播活动第105页
   (三) 交换形式为所有权一般不发生转让第105-106页
  四、文化市场的管理第106-108页
   (一) 管理目标第106页
   (二) 管理准则第106页
   (三) 管理体制第106-107页
   (四) 管理手段第107页
   (五) 管理策略第107-108页
第十章 文化资本的重组第108-117页
 第一节 我国文化资本的现状第108-112页
  一、文化商品的资本投资第109页
  二、文化娱乐的资本投资第109页
  三、文化演出的资本投资第109页
  四、图书报刊的资本投资第109-110页
  五、影视音像的资本投资第110页
  六、文化经营服务的资本投资第110页
  七、文化旅游的资本投资第110页
  八、文物与工艺美术的资本投资第110页
  九、文化艺术教育的资本投资第110-112页
   (一) 文化资本规模小第111页
   (二) 技术水平低第111页
   (三) 资产负债率高第111页
   (四) 重复投资,资本闲置第111-112页
   (五) 经济效益低第112页
 第二节 文化资本的重组第112-117页
  一、文化资本重组的基本内涵第112-113页
  二、文化资本重组的途径第113-117页
   (一) 实行股份制第113页
   (二) 兼并收购第113-114页
   (三) 组建企业集团第114页
   (四) 出售变现第114-115页
   (五) 合资合作第115页
   (六) 企业租赁第115页
   (七) 企业承包第115页
   (八) 资本结构调整第115-116页
   (九) 企业破产第116-117页
第十一章 文化市场法律体系建设第117-131页
 第一节 我国文化市场法律法规体系的状况第117-118页
 第二节 我国文化市场立法的原则和任务第118-121页
  一、我国文化市场立法的原则第118-119页
   (一) 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原则第118页
   (二) 遵循文化市场自身发展规律的原则第118页
   (三) 体现针对性的原则第118-119页
   (四) 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一致的原则第119页
   (五) 与WTO政策相协调的原则第119页
  二、我国文化市场立法的任务第119-121页
   (一) 加快立法步伐第119页
   (二) 健全立法体系第119-120页
   (三) 提高立法层次第120页
   (四) 确保立法质量第120-121页
 第三节 制定文化资本运营的文化市场法律法规体系第121-131页
  一、制定鼓励各种资本进入文化市场的法规第121-123页
   (一) 制定国有文化资本投资的保障法规第121页
   (二) 制定吸引民营资本进入文化市场的法规第121-122页
   (三) 制定鼓励外资投资我国文化产业的法规第122-123页
  二、制定培植文化企业集团的法规第123页
  三、制定民族文化资源投融资的法规第123-124页
  四、制定规范文化市场的法规第124-125页
   (一) 打破市场壁垒,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第124页
   (二) 注重文化市场的培育第124-125页
   (三) 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第125页
  五、制定投资文化产业的金融法规第125-126页
   (一) 把文化产业纳入信贷范围的法规第125页
   (二) 实行资助性信贷的法规第125页
   (三) 资产抵押的法规第125-126页
   (四) 通过股票市场筹措资金的法规第126页
   (五) 职工集资合股的法规第126页
  六、制定扶植文化产业的财税法规第126-128页
   (一) 财政优惠的法规第126-127页
   (二) 税金减免的法规第127页
   (三) 税利返还的法规第127页
   (四) 差别税率的法规第127-128页
   (五) 设立文化产业发展基金第128页
  七、制定文化产业的研究与开发的法规第128-131页
   (一) 奖励优秀文化产品的法规第128页
   (二) 设立专项奖和特别嘉奖第128-129页
   (三) 以文补文、多业助文的法规第129-131页
第十二章 文化资本运营的开放性第131-145页
 第一节 文化资本运营对外开放的必要性第131-132页
  一、提高我国文化资本运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第131页
  二、促进我国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第131-132页
  三、加快我国文化市场法律体系建设第132页
  四、有利于激活我国潜在的文化消费第132页
 第二节 积极、大胆地汲收外国优秀文化资源第132-136页
  一、用“扬弃”的方法去学习、借鉴和汲取外国的文化资源第132-133页
  二、汲收外国优秀文化资源的主要内容第133-135页
   (一) 学习、引进和汲收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第133-134页
   (二) 学习和借鉴外国先进的管理方法第134页
   (三) 学习、借鉴和汲收外国优秀的社会科学成果第134页
   (四) 学习、借鉴和汲收外国在文学艺术商品经营中的优秀成果第134-135页
  三、汲取外国优秀文化资源的途径第135-136页
 第三节 文化资本运营与WTO第136-145页
  一、加入WTO对我国文化资本带来的挑战和机遇第136-138页
   (一) WTO对我国文化资本带来的挑战第136-137页
   (二) WTO给我国文化资本带来的机遇第137-138页
  二、用好WTO的政策保护我国的文化产业第138-141页
   (一) 制定数额限制政策第138-139页
   (二) 制定财政补贴政策第139页
   (三) 制定文化科研扶持政策第139-140页
   (四) 制定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出口的扶持政策第140-141页
  三、按对WTO的承诺对国内外资本开放文化市场第141-143页
   (一) 向国外文化资本开放文化市场第141-142页
   (二) 鼓励民营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第142-143页
  四、我国文化资本要借助WTO平台走向世界第143-145页
参考文献第145-14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47-148页
后记第148-150页
作者声明第150页

论文共1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龚贤积墨法研究
下一篇:古元木刻风格初探--兼谈20世纪木刻风格与大众化思潮之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