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6页 |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认识 | 第11-18页 |
一、病名及流行病学 | 第11-12页 |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 第12-14页 |
三、临床表现及诊断 | 第14-15页 |
四、疗效观察 | 第15-16页 |
五、临床治疗 | 第16-18页 |
第二节 祖国医学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认识 | 第18-22页 |
一、病名 | 第18-19页 |
二、病因病机 | 第19页 |
三、中医药治疗 | 第19-22页 |
第三节 针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 第22-26页 |
一、临床研究进展 | 第22-25页 |
二、实验研究进展 | 第25-26页 |
第二章 穴位埋线对慢性疲劳大鼠行为学及单胺类神经递质调节作用的研究 | 第26-39页 |
第一节 研究思路 | 第26-29页 |
一、动物模型的选择 | 第26-27页 |
二、埋线穴位的选择 | 第27页 |
三、观察指标的选择 | 第27-29页 |
第二节 穴位埋线对慢性疲劳大鼠体重及行为学的影响 | 第29-33页 |
一、材料与方法 | 第29-31页 |
二、结果 | 第31-32页 |
三、讨论 | 第32-33页 |
第三节 穴位埋线对慢性疲劳大鼠血浆CORT、ACHT的影响 | 第33-35页 |
一、材料与方法 | 第33页 |
二、结果 | 第33-34页 |
三、讨论 | 第34-35页 |
第四节 穴位埋线对慢性疲劳大鼠下丘脑、垂体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 第35-37页 |
一、材料与方法 | 第35-36页 |
二、结果 | 第36页 |
三、讨论 | 第36-37页 |
第五节 穴位埋线对慢性疲劳大鼠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 第37-39页 |
一、材料与方法 | 第37-38页 |
二、结果 | 第38页 |
三、讨论 | 第38-39页 |
第三章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