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1章 前言 | 第7-11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7页 |
·研究的现状 | 第7-10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0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0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0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0页 |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0-11页 |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0页 |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10-11页 |
第2章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历史变迁分析 | 第11-21页 |
·制度的理论 | 第11-12页 |
·制度的涵义 | 第11页 |
·制度的功能 | 第11-12页 |
·制度变迁的理论 | 第12-13页 |
·制度均衡 | 第12-13页 |
·制度非均衡 | 第13页 |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历史变迁过程 | 第13-16页 |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变迁的均衡和非均衡分析 | 第16-21页 |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均衡分析 | 第16-17页 |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非均衡分析 | 第17-19页 |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创新分析 | 第19-21页 |
第3章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相关主体行为分析 | 第21-31页 |
·农民 | 第21-25页 |
·医疗服务需求行为 | 第21-23页 |
·医疗保险需求行为 | 第23-25页 |
·农村医疗机构 | 第25-27页 |
·农村医疗服务市场的垄断 | 第25页 |
·农村医疗机构引导需求的行为分析 | 第25-26页 |
·农村医疗服务体系 | 第26-27页 |
·政府 | 第27-31页 |
·影响医疗机构供给行为的宏观因素分析 | 第27-28页 |
·政府的医疗保障行为缺失性分析 | 第28-31页 |
第4章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模式分析 | 第31-37页 |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模式分类 | 第31-35页 |
·合作医疗模式 | 第31-32页 |
·新型合作医疗模式 | 第32-34页 |
·商业医疗保险模式 | 第34页 |
·医疗救助模式 | 第34-35页 |
·社会医疗保险模式 | 第35页 |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模式选择 | 第35-37页 |
·经济发达地区的医疗保障制度选择 | 第35-36页 |
·中等发达地区的医疗保障制度选择 | 第36页 |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医疗保障制度选择 | 第36-37页 |
第5章 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对策 | 第37-42页 |
·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 第37-38页 |
·完善合作医疗资金的筹集和监管机制 | 第37页 |
·合理设计补偿方案和补偿模式 | 第37页 |
·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 | 第37-38页 |
·完善农村医疗服务体系 | 第38-39页 |
·加快农村卫生服务网建设 | 第38页 |
·推进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供方的产权体制改革 | 第38-39页 |
·加强农村服务队伍建设 | 第39页 |
·促进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建设 | 第39页 |
·加强和完善政府在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中的作用 | 第39-42页 |
·加大政府对农村卫生的投入力度 | 第39-40页 |
·加大卫生支农和扶贫力度 | 第40页 |
·加强医疗救助制度建设 | 第40页 |
·加强农村医药卫生监管 | 第40-41页 |
·加强公共卫生保健工作,完善公共卫生保健体系 | 第41页 |
·加快开展农村医疗保障的立法工作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