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江市水稻品种推广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前言 | 第10页 |
1 研究目的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 | 第11-12页 |
·国内良种推广的主要方式方法 | 第11页 |
·遍地开花式 | 第11页 |
·分步推进式 | 第11页 |
·自然进退式 | 第11页 |
·国外良种推广的主要方式方法 | 第11-12页 |
·行政主导型 | 第11-12页 |
·科研主导型 | 第12页 |
·协会拉动型 | 第12页 |
3 国内外水稻良种推广的突出成就与典型问题 | 第12-14页 |
·突出成就 | 第12-13页 |
·稻谷单产得到大幅度提高 | 第12页 |
·稻米品质得到根本性改良 | 第12-13页 |
·稻种抗性得到综合性强化 | 第13页 |
·稻种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 | 第13页 |
·典型问题 | 第13-14页 |
·农业技术服务工作普遍缺乏重视 | 第13页 |
·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工作缺乏规范 | 第13页 |
·推广应用品种的结构不够合理 | 第13-14页 |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4-16页 |
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页 |
·沅江市解放以来水稻品种推广应用的演潜历史 | 第14页 |
·水稻品种推广应用的过程和主要演替阶段 | 第14页 |
·水稻品种推广应用的突出特点和主要代表品种 | 第14页 |
·沅江市水稻品种推广应用的主要成绩与成功经验 | 第14页 |
·主要成绩 | 第14页 |
·成功经验 | 第14页 |
·沅江市当前水稻品种推广应用的现状 | 第14页 |
·水稻生产上推广应用品种现状 | 第14页 |
·水稻品种推广宣传方式现状 | 第14页 |
·水稻品种种子推广销售现状 | 第14页 |
·沅江市水稻品种推广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4页 |
·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工作不够规范 | 第14页 |
·推广应用品种结构不够合理 | 第14页 |
·推广应用机构和人员不够健全 | 第14页 |
·做好沅江市当前水稻品种推广应用工作的主要对策 | 第14页 |
·制订水稻品种推广应用工作规范 | 第14页 |
·统一进行引进品种的试验示范工作 | 第14页 |
·加强种子市场管理工作 | 第14页 |
·对上级有关部门水稻品种推广应用工作的看法与建议 | 第14页 |
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调查研究 | 第14-15页 |
·查阅文献资料 | 第15页 |
·专家咨询 | 第15-16页 |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16-30页 |
1 沅江市解放以来水稻品种推广应用的演替历史 | 第16-18页 |
·水稻品种推广应用的过程和主要演替阶段 | 第16-17页 |
·1956年以前 | 第16页 |
·1956-1965年 | 第16页 |
·1966-1976年 | 第16页 |
·1977-1986年 | 第16页 |
·1987-1996年 | 第16页 |
·1997-现在 | 第16-17页 |
·水稻品种推广应用的突出特点和主要代表品种 | 第17-18页 |
·晚籼品种改晚籼晚粳品种 | 第17页 |
·高秆品种改矮秆品种 | 第17页 |
·常规稻品种改杂交稻品种 | 第17页 |
·劣质稻品种改优质稻品种 | 第17-18页 |
2 沅江市水稻品种推广应用的主要成绩与成功经验 | 第18-23页 |
·主要成绩 | 第18-21页 |
·优良品种的面积不断扩大 | 第18-19页 |
·粮食单产与总产不断提高 | 第19页 |
·稻米的外观和食用品质不断改善 | 第19-20页 |
·种植制度与栽培模式不断更新 | 第20-21页 |
·成功经验 | 第21-23页 |
·认真做好新品种引进工作 | 第21页 |
·扎实做好新品种生产示范样板 | 第21页 |
·切实做好新品种推广的种子供应 | 第21-22页 |
·用稻米产业化拉动优质稻品种的推广应用 | 第22-23页 |
3 沅江市当前水稻品种推广应用的现状 | 第23-25页 |
·可推广应用的品种太多 | 第23页 |
·主要推广品种不明 | 第23页 |
·水稻品种推广宣传方式现状 | 第23-24页 |
·普遍采用文字资料和品种名称横幅宣传 | 第23页 |
·部分采用现场观摩会宣传 | 第23-24页 |
·少数采用广播电视和专业杂志宣传 | 第24页 |
·水稻品种种子推广销售现状 | 第24-25页 |
·种子经营主体众多 | 第24页 |
·种子经销个体多乱杂 | 第24页 |
·种子价格不一致 | 第24-25页 |
4 沅江市水稻品种推广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5-26页 |
·农业技术服务工作普遍缺乏重视 | 第25页 |
·农业技术机构基本上有名无实 | 第25页 |
·农技推广人员基本上有名无实 | 第25页 |
·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工作缺乏规范 | 第25-26页 |
·引种工作缺乏规范 | 第25页 |
·新品种的防杂保纯工作缺乏规范 | 第25-26页 |
·推广应用品种的结构不够合理 | 第26页 |
·早稻品种结构不够合理 | 第26页 |
·晚稻品种结构不够合理 | 第26页 |
·优质稻品种结构不够合理 | 第26页 |
5 做好沅江市当前水稻品种推广应用工作的主要对策 | 第26-30页 |
·制订水稻品种推广应用工作规范办法 | 第26-27页 |
·制订水稻品种推广应用工作规范办法的必要性 | 第26-27页 |
·制订水稻品种推广工作规范办法的内容 | 第27页 |
·统一进行引进品种的试验示范工作 | 第27页 |
·成立统一的引进品种试验示范工作队伍 | 第27页 |
·成立品种试验示范评议专家组 | 第27页 |
·引进品种试验示范工作的主要内容 | 第27页 |
·加强种子市场管理 | 第27-28页 |
·进一步放开种子市场 | 第27页 |
·实行种子最高限价 | 第27-28页 |
·加强种子市场监督检查 | 第28页 |
·对上级有关部门水稻品种推广应用工作的看法与建议 | 第28-30页 |
·建议恢复地区(地级市、州)级品种审定制度 | 第28页 |
·建议在省区域试验中增设早稻早熟组 | 第28页 |
·建议种子公司注册门槛从500万元降至300万元 | 第28-29页 |
·建议进一步细化杂交水稻新品种保护条例内容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致谢 | 第32-33页 |
作者简介 |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