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1章 导论 | 第7-14页 |
·研究背景 | 第7页 |
·文献综述 | 第7-12页 |
·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7-8页 |
·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 | 第12-14页 |
·本论文的预期目标 | 第12页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2章 审计管理协调机制研究的相关理论 | 第14-32页 |
·审计管理协调机制的基础:审计管理的结构体系 | 第14-18页 |
·审计管理与审计活动的相关性 | 第14-15页 |
·审计管理的性质与职能 | 第15-16页 |
·审计管理的基本方法 | 第16-18页 |
·对现代审计管理理论的再认识 | 第18-24页 |
·人本管理理论 | 第18-21页 |
·能本管理理论 | 第21-24页 |
·审计管理机制创新驱动理论 | 第24-32页 |
·"热带丛林"现象 | 第24-26页 |
·组织协同理论 | 第26-28页 |
·和谐管理理论 | 第28-32页 |
第3章 国家审计管理国际比较研究 | 第32-47页 |
·西方主要国家审计管理的比较分析 | 第32-36页 |
·国家审计机关的设置方式与层级结构 | 第32-33页 |
·国家审计管理体制的差异 | 第33-36页 |
·我国国家审计管理的现状 | 第36-43页 |
·我国国家审计管理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36-40页 |
·我国国家审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0-43页 |
·西方主要国家审计管理的经验借鉴及启示 | 第43-47页 |
·我国审计管理协调机制的借鉴原则 | 第43-44页 |
·西方主要国家审计管理的启示 | 第44-47页 |
第4章 国家审计管理协调机制理论框架的构建 | 第47-68页 |
·国家审计管理协调机制建设的目标导向及环境约束 | 第47-52页 |
·审计管理协调机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第47-49页 |
·审计管理协调机制建设的目标导向 | 第49页 |
·审计管理协调机制的环境约束 | 第49-52页 |
·国家审计管理协调机制理论框架的设计 | 第52-68页 |
·审计管理协调机制建设的新思路 | 第52-54页 |
·审计管理协调机制的要件分析 | 第54-56页 |
·审计管理协调机制的理论框架 | 第56-68页 |
第5章 国家审计管理协调机制有效运行的保障体系研究 | 第68-95页 |
·审计管理协调机制的运行分析 | 第68-71页 |
·审计管理协调机制发生作用的条件 | 第68页 |
·审计管理协调机制的运行程序 | 第68-71页 |
·审计管理协调机制有效运行的测度 | 第71-76页 |
·测度方法与指标选择应考虑的问题 | 第71-72页 |
·审计管理协调机制测度指标的构建 | 第72-76页 |
·审计管理协调机制有效运行的保障措施 | 第76-81页 |
·构建审计法治建设框架 | 第76-77页 |
·建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 第77-79页 |
·适当进行机构设置方面的改革 | 第79-80页 |
·采用先进技术,创新审计管理方法 | 第80页 |
·构建先进的审计文化 | 第80-81页 |
·案例分析:湘潭市审计局审计管理改革与创新研究 | 第81-95页 |
·湘潭市审计局审计管理的运行现状 | 第81-91页 |
·湘潭市审计局审计管理"四分离"的实施成效及阻碍 | 第91-93页 |
·对案例的评价 | 第93-95页 |
结论 | 第95-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2页 |
附录 国家审计管理协调机制问卷调查 | 第102-107页 |
致谢 | 第107-108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