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索拱结构可靠度计算的大系统方法及参数分析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结构可靠度理论概述 | 第9-13页 |
·可靠度理论发展回顾 | 第9页 |
·工程中影响可靠度的不确定因素 | 第9-10页 |
·体系可靠度的计算方法 | 第10-13页 |
·索拱结构概述 | 第13-15页 |
·索拱结构的发展和应用 | 第13-14页 |
·索拱结构的分类 | 第14-15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大系统方法及平面索拱结构的可靠度计算 | 第17-35页 |
·结构大系统及其子系统 | 第17-21页 |
·构件和系统的概念 | 第17页 |
·构件、子系统间的逻辑关系 | 第17-20页 |
·串联系统 | 第17-18页 |
·并联系统 | 第18-19页 |
·表决系统 | 第19页 |
·串并联混合系统 | 第19页 |
·并串联混合系统 | 第19-20页 |
·索拱结构的层次性和分解性 | 第20页 |
·索拱结构分解原则 | 第20-21页 |
·随机变量标准值和均值的转换 | 第21-22页 |
·索拱结构体系的主要失效模式 | 第22-24页 |
·结构体系的失效模式 | 第23页 |
·索拱结构位移失效模式和承载力失效模式干涉分析 | 第23-24页 |
·索拱结构承载力失效 | 第23页 |
·索拱结构位移失效 | 第23-24页 |
·搜索主要承载力失效模式的截止枚举法 | 第24页 |
·主要承载力失效模式的相关性 | 第24页 |
·基于随机有限元的响应面法 | 第24-26页 |
·基于响应面的随机有限元法的具体步骤 | 第24-25页 |
·中心复合设计技术 | 第25-26页 |
·算例及其结果分析 | 第26-33页 |
·算例模型基本信息 | 第26-27页 |
·算例计算假定及变量分布 | 第27-28页 |
·计算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28-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三章 预应力作用对位移失效模式的影响 | 第35-40页 |
·预应力的作用 | 第35页 |
·索拱结构和预应力梁异同 | 第35-36页 |
·预应力量的控制方法及其对结构刚度的影响 | 第36页 |
·预应力量的控制方法 | 第36页 |
·预应力大小的结构刚度的影响 | 第36页 |
·预应力大小对索拱结构位移可靠度的影响 | 第36-38页 |
·索拱结构合理位移可靠度指标的确定 | 第38-40页 |
第四章 平面索拱结构的可靠度参数分析 | 第40-60页 |
·索拱形状对结构静力可靠度指标的影响 | 第40-43页 |
·刚度比对结构静力可靠度指标的影响 | 第43-47页 |
·拱高跨比对结构静力可靠度指标的影响 | 第47-51页 |
·索垂跨比对结构静力可靠度指标的影响 | 第51-54页 |
·撑杆间距(数目)对结构静力可靠度指标的影响 | 第54-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展望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