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程的内在属性反思“新奥尔良工程”悲剧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 ·本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 ·本课题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9-15页 |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 ·写作目的、创新点、研究方法及框架 | 第15-17页 |
| ·写作目的和创新点 | 第15页 |
| ·研究方法和写作框架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工程的内在属性 | 第17-33页 |
| ·工程的含义 | 第17-22页 |
| ·科学、技术与工程的区别与联系 | 第17-20页 |
| ·工程的界定 | 第20-21页 |
| ·工程哲学视域内的工程 | 第21-22页 |
| ·工程的内在属性解析 | 第22-33页 |
| ·工程的系统属性 | 第23-25页 |
| ·工程的自然属性 | 第25-27页 |
| ·工程的社会属性 | 第27-29页 |
| ·工程的风险属性 | 第29-33页 |
| 第三章 反思“新奥尔良工程”悲剧 | 第33-46页 |
| ·新奥尔良工程 | 第33-35页 |
| ·“新奥尔良工程”简介 | 第33-35页 |
| ·“新奥尔良工程”悲剧 | 第35页 |
| ·“新奥尔良工程”悲剧的哲学反思 | 第35-46页 |
| ·“新奥尔良工程”悲剧成因分析 | 第35-39页 |
| ·“新奥尔良工程”内在属性剖析 | 第39-41页 |
| ·“新奥尔良工程”工程观弊端分析 | 第41-46页 |
| 结束语 | 第46-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