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普通小麦—簇毛麦2V染色体端体异附加系和易位系的选育与鉴定及分子原位杂交技术的应用

第一篇 普通小麦-簇毛麦2V染色体端体异附加系和易位系的选育与鉴定第1-52页
 中文摘要第8-9页
 英文摘要第9-10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0-23页
  一 小麦亲缘物种异易位系和端体的产生及利用第10-16页
   (一) 小麦亲缘物种异易位系的选育第10-15页
    1 自发产生易位第11页
    2 利用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控制体系诱发易位第11-13页
    3 利用电离辐射诱发易位第13-14页
    4 利用组织培养诱发易位第14页
    5 利用杀配子染色体诱发易位第14-15页
    6 互锁二价体的分离第15页
   (二) 小麦亲缘物种端体的产生及利用第15-16页
  二 小麦亲缘物种异易位系及端体的鉴定第16-23页
   1 外源形态标记性状示踪第16-17页
   2 利用染色体分带技术鉴定易位系及端体第17页
   3 利用分子原位杂交技术鉴定易位系第17-19页
   4 利用生化标记鉴定易位系第19-20页
   5 利用分子标记技术鉴定异染色体系第20-23页
   ·利用RFLP标记鉴定异染色体系第20-21页
   ·利用SSR鉴定异染色体系第21-23页
 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第23-44页
  一 材料与方法第23-29页
   1 材料第23-24页
   ·实验材料第23-24页
   ·技术路线第24页
   2 实验方法第24-29页
   ·细胞学研究方法第24-26页
     ·根尖细胞(RTC)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制片第24-25页
     ·花粉母细胞(PMC)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制片第25页
     ·染色体Giemsa C-分带第25-26页
   ·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第26-29页
   ·STS分析第29页
  二 结果与分析第29-40页
   1 普通小麦-簇毛麦2V(2D)异代换系的细胞学鉴定第29-30页
   2 普通小麦-簇毛麦2V端体异附加系的选育与鉴定第30-37页
   ·利用细胞学方法对 小麦-簇毛麦2V短臂端体异附加系的选育与鉴定第30-33页
   ·利用细胞学方法对小麦-簇毛麦2V长臂端体异附加系的选育与鉴定第33-35页
   ·普通小麦-簇毛麦2V端体异附加系STS分析第35-37页
   3 普通小麦-簇毛麦2V异易位系的选育与鉴定第37-40页
   ·普通小麦-簇毛麦涉及2V长臂易位的异易位系选育第37-38页
   ·普通小麦-簇毛麦涉及2V短臂易位的异易位系选育第38-40页
  三 讨论第40-43页
   1 利用Ph~Ⅰ诱导染色体易位的可行性及局限性第40页
   2 快速准确鉴定小麦-簇毛麦易位系方法的探讨第40-41页
   3 异源易位系在育种中的利用第41页
   4 本研究所得材料的进一步研究利用第41-43页
  四 结论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52页
第二篇 分子原位杂交技术的应用第52-84页
 中文摘要第52-53页
 英文摘要第53-54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54-58页
  一 植物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的发展第54-58页
   1 探针标记方法的发展第54-55页
   ·探针的放射性标记第54页
   ·探针的非放射性标记第54-55页
   2 原位杂交的靶DNA类型第55-57页
   ·中期染色体第55页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粗线期染色体第55-56页
   ·间期细胞核第56页
   ·游离的染色质第56页
   ·DNA纤维第56-57页
   3 探针的类型第57-58页
   ·重复DNA序列作为探针第57页
   ·单拷贝或低单拷贝的DNA序列作为探针第57页
   ·利用基因组DNA作为探针第57-58页
 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第58-80页
  1 材料和方法第58-60页
   ·材料第58页
   ·方法第58-60页
     ·作为探针质粒DNA的提取第58-59页
     ·质粒DNA的标记(缺刻平移法)第59页
     ·根尖细胞(RTC)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制片第59页
     ·荧光原位杂交第59-6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60-75页
   ·对TAC文库中单克隆TAC-11的研究第60-66页
     ·TAC-11在普通小麦中国春及硬簇麦上的分布第61-62页
     ·TAC-11在小麦—大赖草异附加系DALr.14上的分布第62-63页
     ·TAC-11在大麦与黑麦上的分布第63-64页
     ·TAC-11在百萨偃麦草双二倍体及鹅观草上的分布第64-66页
   ·45SrDNA在小麦及其近缘物种染色体上分布位点数的研究第66-75页
     ·45S rDNA在栽培一粒小麦染色体上的分布第67页
     ·45S rDNA在野生二粒小麦染色体上的分布第67-68页
     ·45S rDNA在普通小麦中国春染色体上的分布第68-69页
     ·45S rDNA在大麦染色体上的分布第69-70页
     ·45S rDNA在簇毛麦和硬簇麦染色体上的分布第70-72页
     ·45S rDNA在燕麦染色体上的的分布第72页
     ·45S rDNA在鹅观草染色体上的分布第72-75页
  3 讨论第75-79页
  4 结论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4页
致谢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ZM公司绩效管理信息化研究
下一篇:英语被动结构的理想化认知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