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扩张背景下我国航空公司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一、绪论 | 第9-12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10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1-12页 |
二、风险管理概述 | 第12-19页 |
·风险的相关理论 | 第12-14页 |
·风险的概念 | 第12页 |
·风险的特征 | 第12-13页 |
·风险的分类 | 第13-14页 |
·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 | 第14-19页 |
·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 | 第14-15页 |
·风险管理的过程和方法 | 第15-17页 |
·风险管理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 第17页 |
·航空业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三、我国航空公司发展现状 | 第19-26页 |
·我国航空公司整体发展态势 | 第19-23页 |
·发展迅速、潜力巨大 | 第19-21页 |
·地区发展不平衡 | 第21-22页 |
·国有航空公司强势,民营航空公司堪忧 | 第22-23页 |
·S 航空公司发展现状 | 第23-26页 |
·S 航空公司简介 | 第23页 |
·S 公司经营状况 | 第23-25页 |
·S 公司发展规划 | 第25页 |
·S 公司面临的风险 | 第25-26页 |
四、高速扩张背景下航空公司风险分析 | 第26-43页 |
·近些年我国航空公司风险事件回顾 | 第26-29页 |
·伊春空难 | 第26页 |
·2008 年燃油套保门 | 第26-27页 |
·高铁的挑战 | 第27-28页 |
·旅客与航空公司冲突事件频发 | 第28-29页 |
·航空公司风险分类 | 第29-30页 |
·安全风险 | 第30-34页 |
·人为疏忽、麻痹大意 | 第31-32页 |
·人才短缺、培训不到位 | 第32-34页 |
·资源风险 | 第34-37页 |
·航班时刻资源风险 | 第35-36页 |
·政策资源风险 | 第36-37页 |
·品牌服务风险 | 第37-39页 |
·航务延误 | 第38页 |
·新传播媒体下的公关 | 第38页 |
·传统服务遇到冷遇 | 第38-39页 |
·成本风险 | 第39-42页 |
·燃油价格风险 | 第39-40页 |
·汇率风险 | 第40页 |
·债务风险 | 第40-42页 |
·收益风险 | 第42-43页 |
·廉价航空的兴起 | 第42页 |
·旅客被高铁分流 | 第42-43页 |
五、高速扩张背景下我国航空公司风险管理对策 | 第43-57页 |
·提高安全生产水平,降低安全风险 | 第43-46页 |
·树立风险意识 | 第43页 |
·建立风险管控机制 | 第43-45页 |
·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员工专业培训 | 第45页 |
·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提高科技水平 | 第45-46页 |
·找准自身定位,降低资源风险 | 第46-49页 |
·明确企业战略方向 | 第46-47页 |
·寻求强力合作伙伴 | 第47-48页 |
·合理解读国家政策 | 第48-49页 |
·加强服务,树立品牌,规避品牌服务风险 | 第49-52页 |
·避免航班延误 | 第49-50页 |
·建立应急处理机制 | 第50-51页 |
·多途径树立公司品牌 | 第51-52页 |
·创新性服务 | 第52页 |
·低成本运营,降低成本风险 | 第52-54页 |
·加强节油管理 | 第52-53页 |
·合理引进飞机型号,降低飞机运营成本 | 第53-54页 |
·专业化运营 | 第54页 |
·广开思路,提高收益 | 第54-57页 |
·廉价航空与传统航空应相互学习 | 第54-55页 |
·积极应对高铁挑战 | 第55-56页 |
·开发高附加值产品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