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研究背景 | 第8-14页 |
·国外研究背景 | 第8-9页 |
·国内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国内学者的观点小结 | 第11-14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与路线 | 第15-17页 |
·理论分析与经验分析法 | 第15页 |
·实地调查 | 第15页 |
·统计与实证分析 | 第15-16页 |
·论文路线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第17-22页 |
·相关概念 | 第17-20页 |
·社区的提出和特点 | 第17页 |
·农村社区 | 第17-18页 |
·新农村社区建设 | 第18-19页 |
·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的比较 | 第19页 |
·农民参与社区治理 | 第19-20页 |
·基础理论 | 第20-22页 |
·农业改造理论 | 第20页 |
·城乡融合理论 | 第20-21页 |
·农村公共政策理论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寿光市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状况 | 第22-28页 |
·具备了新农村社区建设的良好基础 | 第22-24页 |
·自然地理条件 | 第22-23页 |
·社会经济条件 | 第23-24页 |
·寿光新农村社区建设情况 | 第24-26页 |
·成功的案例---三元朱社区 | 第24-25页 |
·大部分农村社区建设被叫停 | 第25-26页 |
·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26-28页 |
·政府作用的缺失 | 第26页 |
·农民的参与问题与信息的不对称 | 第26-27页 |
·规划的不合理 | 第27页 |
·后续的组织管理不到位 | 第27-28页 |
第四章 寿光市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农民意愿及影响因素 | 第28-42页 |
·调查问卷的设计及样本结构描述性分析 | 第28-33页 |
·调查问卷的设计及样本的选择 | 第28-29页 |
·样本结构的描述性分析 | 第29-33页 |
·模型构建与分析 | 第33-41页 |
·“二元选择”模型 | 第33-35页 |
·模型构建与计量分析 | 第35-39页 |
·计量结果分析 | 第39-41页 |
·计量分析结论 | 第41-42页 |
第五章 推进新农村社区建设的政策建议 | 第42-49页 |
·国内外经验的借鉴 | 第42-46页 |
·国外典型的成功经验 | 第42-44页 |
·国内成功社区的经验---江西省农村社区建设的经验 | 第44-46页 |
·推进寿光新农村区建设的政策建议 | 第46-49页 |
·完善政府在社区建设中的职责 | 第46页 |
·做好社区建设规划 | 第46-47页 |
·推进社区民主、实现全民参与 | 第47页 |
·提高农民的补偿程度,扩大补偿范围 | 第47页 |
·提供具有实用性的就业培训 | 第47-48页 |
·建立健全农村社区的社会保障制度 | 第48页 |
·加强社区管理法制建设 | 第48页 |
·加强农村的教育建设 | 第48-49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9-50页 |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49页 |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研究生期间的学术成果与参与课题 | 第54-55页 |
附调查问卷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