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纳米陶瓷—金属基复合梯度材料制备工艺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1 绪论第12-30页
 1.1 引言第12-13页
 1.2 陶瓷涂层的发展及应用第13-14页
 1.3 陶瓷涂层的失效原因第14-15页
 1.4 金属/陶瓷梯度材料第15-25页
  1.4.1 功能梯度材料概述第15-16页
  1.4.2 功能梯度材料体系的设计第16-17页
  1.4.3 功能梯度材料的制备技术第17-22页
  1.4.4 自熔性合金粉第22-23页
  1.4.5 Al_2O_3陶瓷粉末第23-24页
  1.4.6 FeNiAl/Al_2O_3梯度材料概述第24-25页
 1.5 金属-陶瓷材料的性能检测第25-28页
 1.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内容第28-30页
  1.6.1 研究目的第28页
  1.6.2 研究内容第28页
  1.6.3 应用前景和创新点第28-30页
2 实验方法及设备第30-43页
 2.1 实验技术路线第30-32页
 2.2 实验原料第32-33页
  2.2.1 基体材料第32页
  2.2.2 衬瓷层材料第32-33页
 2.3 实验成分设计第33-36页
  2.3.1 合金粉成分设计第34页
  2.3.2 衬瓷层成分梯度设计第34-36页
 2.4 实验设备第36-37页
  2.4.1 合金粉合成设备第36-37页
  2.4.2 常压烧结设备第37页
 2.5 实验过程第37-40页
  2.5.1 配料第37页
  2.5.2 合金粉的合成第37页
  2.5.3 纳米粉的分散第37-38页
  2.5.4 混合及干燥第38页
  2.5.5 表面预处理第38页
  2.5.6 基体表面预热第38页
  2.5.7 制备工作层第38-39页
  2.5.8 排塑工艺第39页
  2.5.9 烧结工艺第39-40页
 2.6 力学性能测试第40-41页
  2.6.1 显微硬度测试第40页
  2.6.2 抗热震性能测试第40-41页
  2.6.3 磨损性能测试第41页
 2.7 组织形貌观察第41-43页
  2.7.1 宏观形貌观察第41页
  2.7.2 显微组织观察第41-42页
  2.7.3 衬瓷层结构分析第42-43页
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3-62页
 3.1 烧结工艺对衬瓷层表面形貌的影响第43-47页
 3.2 梯度衬瓷层显微组织及结构分析第47-52页
  3.2.1 衬瓷层与基体界面处的反应第47-49页
  3.2.2 界面成分分布梯度第49-50页
  3.2.3 衬瓷层的显微组织及成分分布第50-52页
 3.3 梯度衬瓷层显微硬度第52-54页
  3.3.1 衬瓷层显微硬度的实验结果第52-53页
  3.3.2 衬瓷层显微硬度实验结果分析第53-54页
 3.4 梯度衬瓷层抗热震性能第54-56页
  3.4.1 衬瓷层抗热震性能的实验结果第54-55页
  3.4.2 衬瓷层抗热震性能的实验结果分析第55-56页
 3.5 梯度衬瓷层摩擦磨损性能第56-62页
  3.5.1 衬瓷层耐磨性的实验结果第56-59页
  3.5.2 衬瓷层耐磨性的实验结果分析第59-62页
4 结论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70页
在学研究成果第70-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元认知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炎症反应在扑热息痛肝损害中的作用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对扑热息痛肝损害的影响及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