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 第1-10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10-28页 |
| ·木纤维简介 | 第10-11页 |
| ·植物纤维的类型 | 第10页 |
| ·木纤维的微观结构及化学组成 | 第10-11页 |
| ·天然纤维的利用形式 | 第11页 |
| ·木塑复合材料的概念和分类 | 第11-14页 |
| ·木塑复合材料的概念 | 第11-12页 |
| ·实木浸注木塑复合材料 | 第12-13页 |
| ·木粉、木纤维填充木塑复合材料 | 第13-14页 |
| ·复合材料的界面作用及机理 | 第14-17页 |
| ·界面的形成 | 第14页 |
| ·界面的作用 | 第14-15页 |
| ·界面作用机理 | 第15-17页 |
| ·改善木塑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方法 | 第17-19页 |
| ·物理改性 | 第17-18页 |
| ·化学改性 | 第18-19页 |
| ·国内外木塑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 第19-22页 |
| ·聚乙烯基木塑复合材料 | 第19-20页 |
| ·聚丙烯基木塑复合材料 | 第20-21页 |
| ·PVC基木塑复合材料 | 第21页 |
| ·废旧塑料/木粉复合材料 | 第21-22页 |
| ·其它树脂制备的木塑复合材料 | 第22页 |
| ·木塑复合材料成型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22-25页 |
| ·木塑复合材料专用单螺杆和双螺杆加工设备的发展现状 | 第23-24页 |
| ·用于木塑复合材料加工的串联式磨盘挤出机 | 第24-25页 |
| ·木塑复合材料专用机头 | 第25页 |
| ·木塑复合材料的表征 | 第25-27页 |
| ·反向色谱法(IGC) | 第25页 |
|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25-26页 |
| ·红外光谱(IR) | 第26页 |
| ·电子显微镜 | 第26页 |
| ·动态力学分析(DMA) | 第26-27页 |
| ·本课题的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7-28页 |
| 2 实验部分 | 第28-31页 |
| ·主要原料及助剂 | 第28页 |
| ·加工设备及测试仪器 | 第28-29页 |
| ·加工工艺 | 第29页 |
| ·木粉烘干 | 第29页 |
| ·偶联剂木粉处理 | 第29页 |
| ·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29页 |
| ·性能测试 | 第29-31页 |
| ·常规性能测试 | 第29页 |
| ·差热扫描量热(DSC)分析 | 第29-30页 |
| ·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 | 第30页 |
| ·扫描电镜(SEM) | 第30-31页 |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1-74页 |
| ·改善木塑复合材料界面相容性的研究 | 第31-48页 |
| ·硅烷偶联剂对木塑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32-35页 |
| ·钛酸酯偶联剂对木塑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35-39页 |
| ·PP-g-MAH对木塑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39-41页 |
| ·POE-g-MAH木塑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41-43页 |
| ·EVA-g-MAH木塑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43-44页 |
| ·ABS-g-MAH对木塑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44-46页 |
| ·偶联剂与相容剂并用的协同效应 | 第46-48页 |
| ·木质填料的种类及含量与木塑复合材料性能的关系 | 第48-54页 |
| ·木粉、竹粉含量对木塑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48-53页 |
| ·木质填料的种类和粒径对木塑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53-54页 |
| ·酚醛树脂对木塑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54-55页 |
| ·木塑复合材料的增韧研究 | 第55-59页 |
| ·无机填料对木塑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59-63页 |
| ·以不同牌号聚烯烃制备木塑复合材料的性能 | 第63-66页 |
| ·不同牌号聚乙烯制备木塑复合材料的性能 | 第63-64页 |
| ·不同牌号聚丙烯制备木塑复合材料的性能 | 第64-66页 |
| ·废旧塑料制备木塑复合材料的性能 | 第66-67页 |
| ·聚烯烃基木塑复合材料结构表征及分析 | 第67-74页 |
| ·木塑复合材料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67-69页 |
| ·木塑复合材料的冲击断口形貌分析 | 第69-71页 |
| ·木塑复合材料的DSC分析 | 第71-74页 |
| 4 结论 | 第74-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 致谢 | 第80-8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1-82页 |
| 独创性声明 | 第82页 |
|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