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药用作物论文--草本论文--多年生论文

Ri质粒介导八角莲遗传转化及毛状根鬼臼毒素产生的初步研究

独创性声明第1-7页
LIST OF ABBREVIATION第7-9页
摘要第9-11页
引言第11-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35页
   ·发根农杆菌及毛状根第12-28页
     ·发根农杆菌第12页
     ·发根农杆菌的Ri质粒第12-16页
       ·Ri质粒的结构与功能第12-13页
       ·Ri质粒Vir区基因结构与功能第13-14页
       ·Ri质粒T区的基因结构与功能第14-16页
     ·发根农杆菌Ri质粒与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Ti质粒立的比较第16页
     ·发根农杆菌诱导毛状根形成的机制第16-17页
     ·毛状根的诱导方法第17-18页
       ·植物体直接接种法第17-18页
       ·外植体共培养法第18页
       ·原生质体共培养法第18页
     ·影响发根农杆菌遗传转化效率的因素第18-21页
       ·菌株第18页
       ·Vir区基因的影响第18页
       ·发根农杆菌染色体基因的影响第18-19页
       ·外植体对遗传转化的影响第19页
       ·化学因子第19-20页
       ·物理因子第20页
       ·培养方法第20-21页
     ·毛状根的特性第21页
     ·毛状根的鉴定第21-22页
     ·毛状根在生产植物次生代谢物方面的应用第22-28页
       ·植物的次生代谢第22页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种类第22页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作用第22-23页
       ·毛状根生产次生代谢产物第23-24页
       ·提高毛状根生产能力的技术第24-26页
       ·生物反应器对毛状根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第26-28页
   ·八角莲研究概况第28-30页
     ·分布及资源现状第28页
     ·八角莲生活史第28-29页
     ·化学成分第29-30页
       ·木脂素类第29-30页
       ·氨基酸类第30页
       ·微量元素第30页
   ·鬼臼毒素资源研究现状第30-34页
     ·鬼臼毒素及其作用机制第30-31页
     ·解决鬼臼毒素资源短缺的几条途径第31-34页
       ·化学合成第31-32页
       ·从植物中提取是目前获得鬼臼毒素的主要途径第32页
       ·植物细胞组织培养是获取鬼臼毒素的一条重要途径第32-33页
       ·利用植物内生菌发酵是一条全新的途径第33-34页
   ·课题的研究思路与内容第34-35页
     ·课题的研究思路第34页
     ·研究内容第34-35页
   1) 八角莲毛状根诱导培养体系的建立第34页
   2) 八角莲毛状根中鬼臼毒素含量分析第34-35页
第二章 八角莲毛状根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第35-59页
   ·研究材料第35-38页
     ·植物材料第35页
     ·发根农杆菌菌株第35页
     ·实验试剂第35-38页
   ·研究方法第38-46页
     ·菌株的活化第38页
     ·外植体的制备第38页
     ·外植体的转化第38-39页
     ·毛状根的除菌及培养第39页
     ·八角莲毛状根诱导率的计算第39页
     ·毛状根的检测第39-46页
       ·发根农杆菌15834的质粒DNA的提取第39-40页
       ·八角莲基因组DNA的提取第40页
       ·毛状根的PCR检测第40-41页
       ·PCR—Southen分子杂交检测目的基因第41-46页
   ·结果与讨论第46-56页
     ·毛状根诱导过程观察第46页
     ·毛状根的诱导与培养第46-55页
       ·不同菌株对诱导率的影响第49页
       ·八角莲外植体不同部位对转化的影响第49-50页
       ·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对毛状根诱导率的影响第50-51页
       ·不同激素组合对八角莲转化效率的影响第51-52页
       ·预培养时间对毛状根诱导率的影响第52-53页
       ·共培养时间对诱导率的影响第53-55页
     ·15834转染获得的毛状根的PCR、PCR-Southern鉴定第55-56页
   ·小结第56-59页
第三章 八角莲毛状根有效成分分析第59-67页
   ·仪器、试剂与材料第59-60页
     ·仪器第59页
     ·试剂与材料第59-60页
   ·方法第60页
     ·色谱条件第60页
     ·标准曲线的制备第60页
     ·待测样品制备第60页
   ·结果与分析第60-65页
     ·含量测定方法第60-61页
       ·标准曲线的制备第60-61页
       ·八角莲样品及鬼臼毒素对照品色谱图第61页
     ·八角莲毛状根与八角莲组培根、野生根中鬼臼毒素含量的比较第61-63页
     ·不同培养条件下的八角莲毛状根中鬼臼毒素含量的比较第63页
     ·八角莲毛状根所形成的愈伤组织与八角莲非转化愈伤组织中鬼臼毒素含量的比较第63-65页
   ·小结第65-66页
   ·不足与展望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5页
创新点第75-76页
硕士期间承担课题及发表文章第76-77页
致谢第77-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实时CORBA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菟丝子总多糖对体外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及皮肤修复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