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电网故障恢复操作票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 中文摘要 | 第1页 |
| 英文摘要 | 第3-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6-15页 |
|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6-7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7-11页 |
| ·现有操作票系统分类 | 第8-9页 |
| ·知识表示方法 | 第9-11页 |
| ·存在的问题 | 第11-12页 |
| ·面向对象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 第12-13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故障恢复操作票理论的研究 | 第15-25页 |
| ·调度故障恢复操作命令形式的确定 | 第15-16页 |
| ·故障恢复操作票与正常操作票的不同 | 第16-19页 |
| ·研制地调故障恢复操作票的难度 | 第19-20页 |
| ·基于网络拓扑的误操作分析方法 | 第20-22页 |
| ·新增操作任务的修正 | 第22-25页 |
| ·恢复策略本身局限的修正 | 第22-23页 |
| ·平台T 接线拓扑的修正 | 第23-24页 |
| ·误操作检验的修正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故障恢复操作票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25-46页 |
| ·故障恢复操作票系统的设计要求 | 第25页 |
| ·故障恢复操作票系统的功能 | 第25-27页 |
| ·故障恢复操作票系统的总体结构 | 第27-28页 |
| ·故障恢复操作票系统元件的网络拓扑模型的定义 | 第28-34页 |
| ·基础层 | 第28-29页 |
| ·扩展层 | 第29-30页 |
| ·高级层 | 第30-32页 |
| ·应用层 | 第32-34页 |
| ·与决策支持系统的接口说明 | 第34页 |
| ·与故障诊断、恢复系统的接口说明 | 第34-35页 |
| ·故障恢复操作票数据库整体设计 | 第35-46页 |
| ·一次数据库 | 第35-38页 |
| ·二次设备操作数据库 | 第38-44页 |
| ·其它数据库 | 第44-46页 |
| 第四章 故障恢复操作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46-63页 |
| ·开关序列分解模块的介绍 | 第46-47页 |
| ·恢复序列分析 | 第46页 |
| ·任务分解 | 第46-47页 |
| ·综合任务模块介绍 | 第47-48页 |
| ·任务操作原则 | 第47页 |
| ·基础任务模块 | 第47-48页 |
| ·复合任务模块 | 第48页 |
| ·误操作校验模块 | 第48-52页 |
| ·基础分析模块 | 第48-51页 |
| ·综合分析模块 | 第51-52页 |
| ·二次设备操作模块介绍 | 第52-54页 |
| ·BZT 模块 | 第52页 |
| ·失灵保护压板模块 | 第52-53页 |
| ·主变相关二次设备模块 | 第53-54页 |
| ·常用操作任务模块 | 第54页 |
| ·合环判定 | 第54页 |
| ·告知对象判定 | 第54页 |
| ·任务操作术语转化模块 | 第54-55页 |
| ·设备术语转化 | 第54-55页 |
| ·任务术语转化 | 第55页 |
| ·命令单位术语转化 | 第55页 |
| ·系统数据测试 | 第55-63页 |
| ·线路故障恢复操作测试 | 第56-58页 |
| ·母线故障恢复操作测试 | 第58-59页 |
| ·主变故障恢复操作测试 | 第59-60页 |
| ·事故预案故障恢复操作测试 | 第60-63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 附录1 操作票样票 | 第68-70页 |
| 附录2 电气接线图 | 第70-73页 |
| 致谢 | 第73-74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