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立中国渔船保险制度的若干法律问题
前言 | 第1-17页 |
第一部分 转型时期的渔船保险状况 | 第17-25页 |
一、市场经济的特点 | 第17-18页 |
二、渔船安全生产状况 | 第18-19页 |
三、渔船保险存在的问题 | 第19-25页 |
(一) 政府宏观调控缺位 | 第20页 |
(二) 税收政策不合理 | 第20-21页 |
(三) 渔民参保能力不足 | 第21-22页 |
(四) 商业保险公司亏损经营 | 第22-23页 |
(五) 法律缺乏实施细则 | 第23-25页 |
第二部分 建立政策性渔船保险制度的法理分析 | 第25-41页 |
一、政策性渔船保险制度中的经济法律关系 | 第26-31页 |
(一) 政策性渔船保险制度中的经济法律主体 | 第26-28页 |
(二) 政策性渔船保险制度主体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 第28-29页 |
(三) 渔民与消费者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状况 | 第29-31页 |
二、国家是建立政策性渔船保险制度的主导 | 第31-36页 |
(一) 国家的经济权力 | 第32页 |
(二) 国家宏观调控 | 第32-33页 |
(三) 规范渔民与消费者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 第33-34页 |
(四) 平衡产业关系 | 第34-35页 |
(五) 政策性渔船保险制度与效益 | 第35-36页 |
三、其他国家、地区的制度示范 | 第36-41页 |
(一) 日本 | 第37-38页 |
(二) 韩国 | 第38-39页 |
(三) 台湾地区 | 第39-41页 |
第三部分 完善立法与政策性渔船保险制度的模式设计 | 第41-74页 |
一、法律依据 | 第41-45页 |
(一) 宪法 | 第41-42页 |
(二) 法律 | 第42-43页 |
(三) 行政法规 | 第43-44页 |
(四) 国际条约 | 第44-45页 |
二、制定中国的《渔船保险法》 | 第45-57页 |
(一) 必要性 | 第46-47页 |
(二) 指导原则 | 第47-49页 |
(三) 参考地方已有的立法 | 第49-50页 |
(四) 国外立法经验的借鉴 | 第50-51页 |
(五) 基本规范 | 第51-57页 |
三、政策性渔船保险制度的模式设计 | 第57-74页 |
(一) 政府主办渔船保险 | 第57-60页 |
(二) 组建渔船保险合作社 | 第60-65页 |
(三) 组建“中国相互渔船保险公司” | 第65-71页 |
(四) 政府主导由商业保险公司经营 | 第71-74页 |
结论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