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气象学论文

陆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观测方法研究、应用及结果比对分析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30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第11-18页
 第二节 国内外碳通量研究进展第18-24页
 参考文献第24-30页
第二章 陆地生态系统碳排放观测技术第30-56页
 第一节 微气象学方法第30-36页
 第二节 箱法第36-46页
 第三节 土壤浓度廓线法第46-51页
 小结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6页
第三章箱法观测的不确定性分析第56-89页
 第一节 箱效应第56-66页
 第二节 采样误差第66-75页
 第三节 不同净交换通量估算方法第75-84页
 小结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89页
第四章温室气体排放观测方法-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第89-112页
 引言第89-91页
 第一节 分析系统第91-101页
 第二节 采样箱系统第101-105页
 第三节 色谱工作站第105-106页
 第四节 仪器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第106-110页
 小结第110-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12页
第五章 中国典型陆地生态系统碳排放观测第112-150页
 引言第112-115页
 第一节 研究地点概况及观测方案第115-132页
 第二节 采样方法第132-134页
 第三节 数据处理及数据库文件第134-139页
 第四节 数据质量保证措施第139-144页
 第五节 误差分析第144-148页
 小结第148-149页
 参考文献第149-150页
第六章中国典型陆地生态系统碳排放观测结果初步比对分析第150-178页
 引言第150页
 第一节 森林土壤CO_2排放规律第150-161页
 第二节 农田土壤CO_2排放规律第161-168页
 第三节 草地土壤CO_2排放第168-169页
 第四节 湿地土壤CO_2排放第169-171页
 第五节 淡水湖泊水面碳排放第171-174页
 小结第174-175页
 参考文献第175-178页
第七章结论与研究展望第178-183页
 第一节 结论第178-181页
 第二节 研究展望第181-183页
致谢第183-185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185页

论文共1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经颅磁刺激中大鼠真实头模型感应电场分布的研究
下一篇:论建立中国渔船保险制度的若干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