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8页 |
第一部分 刑事审级制度的概论 | 第8-18页 |
一、刑事审级制度概念的界定 | 第8-9页 |
二、实行刑事审级制度的意义 | 第9-12页 |
(一) 有利于保证判决裁定的准确性 | 第9-10页 |
(二) 维护司法的终局性 | 第10-11页 |
(三) 有利于当事人服判和息诉 | 第11页 |
(四) 统一法律的适用 | 第11-12页 |
三、刑事审级制度的价值 | 第12-18页 |
(一) 司法公正 | 第12-15页 |
(二) 诉讼效率 | 第15-18页 |
第二部分 刑事审级制度的哲学与法理基础 | 第18-26页 |
一、刑事审级制度的哲学基础 | 第18-20页 |
(一) 诉讼活动是逐步深入的认识过程 | 第18-19页 |
(二) 诉讼活动是全面认识的过程 | 第19页 |
(三) 诉讼活动是辩证发展的认识过程 | 第19-20页 |
二、刑事审级制度的法理基础 | 第20-26页 |
(一) 裁判自主原理 | 第20-21页 |
(二) 权力制约原理 | 第21-24页 |
(三) 复审权保障原理 | 第24-26页 |
第三部分 中外刑事审级制度的考察 | 第26-36页 |
一、外国刑事审级制度的考察 | 第26-30页 |
二、中国审级制度的考察 | 第30-36页 |
(一) 我国刑事诉讼审级制度的形成 | 第30-31页 |
(二) 我国现行刑事审级制度的规定 | 第31-32页 |
(三) 我国现行审级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32-36页 |
第四部分 我国刑事审级制度的重新构建 | 第36-54页 |
一、确立刑事审级制度的重构目标——公正与效率的平衡 | 第36-39页 |
二、刑事审级制度的设置原则 | 第39-41页 |
(一) 职能分级原则 | 第39-40页 |
(二) 审判方便原则 | 第40-41页 |
(三) 案情轻重原则 | 第41页 |
三、我国刑事审级制度重构的具体设想 | 第41-54页 |
(一) 重构我国三审终审刑事审级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42-44页 |
(二) 重新界定四级法院的职能并调整各级法院的刑事案件管辖权 | 第44-46页 |
(三) 完善错案追究制度,真正做到审级独立 | 第46-47页 |
(四) 三审终审的具体构建 | 第47-50页 |
(五) 死刑案件三审程序的特殊规定 | 第50-51页 |
(六) 改革二审程序 | 第51-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书目 | 第55-58页 |
后记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