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5页 |
英文缩写对照表 | 第15-17页 |
1 绪论 | 第17-33页 |
·研究意义与背景 | 第17页 |
·IL-24研究现状 | 第17-30页 |
·IL-24的基因与蛋白结构 | 第17-21页 |
·IL-24的细胞因子属性 | 第21-25页 |
·IL-24选择性肿瘤抑制机制 | 第25-30页 |
·IL-24基因治疗临床试验进展 | 第30页 |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30-33页 |
·研究目的 | 第30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30-31页 |
·技术路线 | 第31-33页 |
2 人白细胞介素24基因的克隆 | 第33-47页 |
·引言 | 第3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3-42页 |
·材料 | 第33-36页 |
·方法 | 第36-42页 |
·结果 | 第42-45页 |
·RT-PCR和巢式PCR扩增hIL-24和hmIL-24基因 | 第42-43页 |
·重组质粒pMD18-hIL-24和pMD18-hmIL-24的构建 | 第43-44页 |
·重组质粒pMD18-hIL-24和pMD18-hmIL-24的鉴定 | 第44-45页 |
·讨论 | 第45-47页 |
3 人白细胞介素24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与纯化 | 第47-81页 |
·引言 | 第4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7-61页 |
·材料 | 第47-52页 |
·方法 | 第52-61页 |
·融合蛋白Trx-IL-24的表达与纯化方法 | 第52-58页 |
·IL-24的制备与纯化方法 | 第58-60页 |
·IL-24多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 | 第60-61页 |
·结果 | 第61-76页 |
·融合蛋白Trx-IL-24的表达与纯化结果 | 第61-68页 |
·IL-24的制备与纯化结果 | 第68-75页 |
·IL-24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检测 | 第75-76页 |
·讨论 | 第76-81页 |
·Trx-IL-24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的表达特点 | 第76-77页 |
·融合蛋白Trx-IL-24的纯化思考 | 第77-79页 |
·复性条件与复性检测方法的选择 | 第79-80页 |
·IL-24的制备策略 | 第80-81页 |
4 人白细胞介素24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与鉴定 | 第81-119页 |
·引言 | 第8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81-98页 |
·材料 | 第81-86页 |
·方法 | 第86-98页 |
·结果 | 第98-111页 |
·重组质粒的构建与鉴定 | 第98-102页 |
·毕赤酵母重组子的筛选与鉴定 | 第102-105页 |
·毕赤酵母重组子的诱导表达与鉴定 | 第105-110页 |
·毕赤酵母重组子表达产物的糖基化分析 | 第110-111页 |
·讨论 | 第111-119页 |
·选用毕赤酵母系统表达rIL-24 | 第111-115页 |
·影响外源基因在毕赤酵母中高表达的因素 | 第115-117页 |
·重组蛋白rIL-24的糖基化特点 | 第117-119页 |
5 重组hIL-24的生物学活性测定 | 第119-133页 |
·引言 | 第11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19-122页 |
·材料 | 第119-120页 |
·方法 | 第120-122页 |
·结果 | 第122-131页 |
·MTT比色法测定肿瘤细胞增殖情况 | 第122-124页 |
·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 | 第124-125页 |
·DNA ladder实验 | 第125-126页 |
·Western Blot分析凋亡蛋白Bax表达量 | 第126-127页 |
·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肿瘤细胞凋亡 | 第127-131页 |
·讨论 | 第131-133页 |
6 结论、创新性与展望 | 第133-135页 |
·结论 | 第133页 |
·创新性 | 第133页 |
·展望 | 第133-135页 |
致谢 | 第135-137页 |
参考文献 | 第137-147页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147页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147页 |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 第147-149页 |
附图 DNA测序与氨基酸测序结果 | 第149-155页 |
独创性声明 | 第155页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1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