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银行制度与业务论文

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发展问题研究

导言第1-11页
第一章 金融业经营模式概述及混业经营理论依据第11-20页
 第一节 金融业经营模式概述第11-14页
  一、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内涵第11-13页
  二、现代各国金融业经营模式趋同化——混业经营第13-14页
 第二节 混业经营的理论依据第14-20页
  一、制度变迁理论第14-16页
  二、全能银行的成本——收益分析第16-18页
  三、金融深化理论第18-20页
第二章 西方国家金融混业经营发展研究第20-29页
 第一节 西方国家金融经营模式的历史演变第20-23页
  一、20世纪30年代前的自然混业阶段第20页
  二、20世纪30年代~80年代分业经营阶段第20-21页
  三、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混业经营潮流第21-23页
 第二节 对西方国家金融经营模式演变的理论归纳第23-29页
  一、需求因素分析第24-27页
  二、供给因素分析第27-29页
第三章 我国金融业经营模式的现状第29-49页
 第一节 我国目前的金融业经营模式第29-40页
  一、我国金融业经营模式的历史演变第29-32页
  二、分业经营模式下我国金融业运行效率分析第32-38页
  三、我国金融运行机理及其资金循环渠道的重塑第38-40页
 第二节 我国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过渡的必然性第40-49页
  一、新形势下我国分业经营面临的压力和挑战第40-45页
  二、我国金融业走向混业经营的必然性第45-49页
第四章 我国推进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制约因素第49-56页
 第一节 我国金融业向混业经营模式转变的微观制约因素第49-52页
  一、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缺陷第49-52页
  二、国有商业银行抗风险能力弱第52页
 第二节 我国金融业向混业经营模式转变的宏观制约因素第52-56页
  一、我国金融监管水平不高第52-54页
  二、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第54页
  三、市场监督中介缺乏第54页
  四、金融法律法规不健全第54-56页
第五章 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发展的道路及环境构造第56-74页
 第一节 混业经营的内容和组织形式第56-58页
  一、第一层次:协议合作阶段第57页
  二、第二层次:金融控股公司制第57页
  三、第三层次:统一法人模式的全能银行制度第57-58页
 第二节 推进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发展的道路第58-63页
  一、协议合作阶段第58-60页
  二、金融控股阶段第60-62页
  三、全面混业阶段第62-63页
 第三节 构造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制度环境第63-74页
  一、改进国有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第63-66页
  二、安排有效的金融监管模式第66-68页
  三、完善金融监管体系第68-71页
  四、加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建设,完善二者内部传导机制第71-72页
  五、逐步实现金融自由化第72-73页
  六、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修改工作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6页
致谢第76-77页
在职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重现艺术的理论--许渊冲诗词翻译理论的研究
下一篇:益骨胶囊含药血清对共育体系中破骨细胞活性和凋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