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9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6页 |
·中储式球磨机制粉系统工作原理 | 第6-7页 |
·中储式球磨机制粉系统在电厂安全经济运行中所处的地位 | 第7页 |
·制粉系统的经济性 | 第7页 |
·制粉系统的安全性 | 第7页 |
·本章小结 | 第7-9页 |
第二章 球磨机制粉系统数学模型及对象特性 | 第9-19页 |
·球磨机制粉系统数学模型 | 第9-12页 |
·由磨煤机进出口质量平衡方程求磨内存煤量变化 | 第9-10页 |
·由磨煤机进出口能量平衡方程求磨出口温度变化 | 第10-11页 |
·由磨煤机差压-流量方程求磨入口负压值 | 第11-12页 |
·球磨机制粉系统对象特性 | 第12-17页 |
·热风量对磨煤机出口温度的影响 | 第12-13页 |
·冷风量对磨煤机出口温度的影响 | 第13-14页 |
·给煤量对磨煤机出口温度的影响 | 第14页 |
·热风量对磨煤机入口负压的影响 | 第14-15页 |
·冷风量对磨煤机入口负压的影响 | 第15页 |
·给煤量对磨煤机入口负压的影响 | 第15-16页 |
·热风量对磨煤机负荷的影响 | 第16-17页 |
·冷风量对磨煤机负荷的影响 | 第17页 |
·给煤量对磨煤机负荷的影响 | 第17页 |
·球磨机制粉系统对象特性小结 | 第17-19页 |
第三章 现阶段制粉系统自动控制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 第19-22页 |
·制粉系统自动控制的现状 | 第19-21页 |
·自寻优控制 | 第19页 |
·预测控制 | 第19页 |
·模糊控制 | 第19-20页 |
·神经网络 | 第20-21页 |
·实现制粉系统自动控制难点小结 | 第21-22页 |
第四章 专家控制理论 | 第22-25页 |
·专家控制系统定义 | 第22页 |
·专家控制器的结构 | 第22-24页 |
·特征识别与信息处理 | 第22-23页 |
·推理机 | 第23页 |
·控制规则集 | 第23页 |
·知识库与数据库 | 第23-24页 |
·专家控制器的设计 | 第24-25页 |
第五章 球磨机制粉系统的专家解耦控制 | 第25-55页 |
·引言 | 第25页 |
·手动操作经验 | 第25-26页 |
·专家解耦逻辑 | 第26-43页 |
·系统状态划分 | 第26-27页 |
·正常状态系统调节 | 第27-31页 |
·异常状态系统调节 | 第31-40页 |
·系统参数自寻优 | 第40-42页 |
·专家解耦控制系统小结 | 第42-43页 |
·仿真试验 | 第43-55页 |
·入口负压阶跃扰动 | 第43-44页 |
·出口温度阶跃扰动 | 第44-45页 |
·磨负荷阶跃扰动 | 第45-46页 |
·入口负压、出口温度同时阶跃扰动 | 第46-48页 |
·入口负压、出口温度、磨负荷同时阶跃扰动 | 第48-50页 |
·磨负荷过低(临近空磨) | 第50-51页 |
·磨负荷过高(临近堵磨) | 第51-52页 |
·平衡状态自寻优 | 第52-55页 |
第六章 制粉系统的程控启停 | 第55-57页 |
·引言 | 第55页 |
·制粉系统的程控启动 | 第55-56页 |
·制粉系统的程控停止 | 第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