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1 绪论 | 第11-27页 |
| ·植物幼苗发育形态特征的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 ·种子表面微形态特征在植物系统与演化中的应用 | 第12-13页 |
| ·基于 ITS序列在植物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 | 第13-16页 |
| ·基于trnL-F序列在植物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 | 第16-17页 |
| ·鸢尾属植物的研究进展 | 第17-25页 |
| ·分类学研究 | 第17-21页 |
| ·细胞学研究 | 第21页 |
| ·繁殖生物学及育种研究 | 第21-24页 |
| ·分子生物学研究 | 第24-25页 |
|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5-27页 |
| 2 鸢尾属植物部分种幼苗发育形态学比较研究 | 第27-37页 |
| ·实验材料 | 第27页 |
| ·实验方法及步骤 | 第27-2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8-35页 |
| ·不同种的幼苗发育形态 | 第28-32页 |
| ·幼苗形态分类 | 第32-33页 |
| ·幼苗发育形态与系统演化关系 | 第33-35页 |
| ·幼苗形态分类检索表 | 第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 3 鸢尾属植物部分种种子形态学——微结构研究 | 第37-47页 |
| ·实验材料 | 第37页 |
| ·实验方法和步骤 | 第37-3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8-45页 |
| ·同一种不同表面种子微形态比较 | 第38-39页 |
| ·不同地域玉蝉花种子凸面表面微形态比较 | 第39-40页 |
| ·不同种种子表面微形态特征 | 第40-43页 |
| ·种子表面微形态与系统演化关系 | 第43-44页 |
| ·种子表面微形态特征分类检索表 | 第44-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 4 基于 ITS序列的鸢尾属部分种分类与系统演化关系 | 第47-65页 |
| ·实验材料 | 第47页 |
| ·实验方法及步骤 | 第47-52页 |
| ·实验方法 | 第47-48页 |
| ·实验步骤 | 第48-52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2-63页 |
| ·鸢尾属植物部分种 ITS区序列长度和变异信息 | 第56-57页 |
| ·基于nrDNA ITS序列的系统发育关系分析 | 第57-62页 |
| ·基于 ITS序列的鸢尾属种内多态性的探讨 | 第62-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 5 基于trnL-F序列的鸢尾属部分种分类与系统演化关系 | 第65-81页 |
| ·实验材料 | 第65页 |
| ·实验方法与步骤 | 第65-66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6-79页 |
| ·鸢尾属部分种trnL-F区序列长度和变异信息 | 第66-74页 |
| ·利用trnL-F序列对鸢尾属植物部分种系统发育分析 | 第74-75页 |
| ·中国鸢尾属植物部分种系统演化关系 | 第75-79页 |
|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 结论与建议 | 第81-85页 |
| 参考文献 | 第85-95页 |
| 附录A | 第95-99页 |
| 致谢 | 第99-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