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北干旱区水生植物多样性研究
| 前言 | 第1-9页 |
| 摘要 | 第9-12页 |
| Abstract | 第12-15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5-30页 |
| ·自然环境 | 第15-22页 |
| ·地理位置 | 第15-17页 |
| ·地形地貌特点 | 第17-18页 |
| ·水文气候 | 第18-22页 |
| ·水体 | 第22-28页 |
| ·水体类型 | 第22-25页 |
| ·水体理化性质 | 第25-28页 |
| ·西北干旱区植物研究概况 | 第28-30页 |
| ·植物区系 | 第28-29页 |
| ·水生植物多样性 | 第29-30页 |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第30-45页 |
| ·西北干旱区水生植物多样性研究方法 | 第30-31页 |
| ·野外考察及标本采集 | 第30页 |
| ·生境调查 | 第30页 |
| ·室内统计及分析 | 第30-31页 |
| ·调查路线和采集点的设置 | 第31-45页 |
| 第三章 西北干旱区水生植物物种多样性 | 第45-73页 |
| ·前言 | 第45-46页 |
| ·研究方法 | 第46-48页 |
| ·标本采集与数据收集 | 第46-47页 |
| ·数据分析 | 第47-48页 |
| ·结果 | 第48-57页 |
| ·西北干旱区的水生植物物种多样性 | 第48-51页 |
| ·五个地理区水生植物多样性 | 第51-57页 |
| ·讨论 | 第57-58页 |
| ·与相关干旱区水生植物多样性比较 | 第58-73页 |
| 第四章 水生植物多样性空间格局及成因 | 第73-100页 |
| ·前言 | 第73-75页 |
| ·研究方法 | 第75-76页 |
| ·数据收集 | 第75页 |
| ·数据整理 | 第75-76页 |
| ·数据分析 | 第76页 |
| ·结果 | 第76-96页 |
| ·水生植物纬度分布规律 | 第76-82页 |
| ·水生植物经度分布规律 | 第82-88页 |
| ·水生植物垂直分布规律 | 第88-96页 |
| ·讨论 | 第96-100页 |
| ·水生植物地理成分 | 第96-97页 |
| ·水生植物水平格局 | 第97-98页 |
| ·水生植物垂直格局 | 第98-100页 |
| 第五章 环境因子对水生植物形态多样性的影响 | 第100-114页 |
| ·前言 | 第100-101页 |
| ·研究方法 | 第101-103页 |
| ·植物样品采集 | 第101-103页 |
| ·形态特征测量 | 第103页 |
| ·数据分析 | 第103页 |
| ·结果 | 第103-112页 |
| ·样地的相似性分析 | 第103-105页 |
| ·浮毛莨主要叶形及大小 | 第105-107页 |
| ·两种生态类型间形态比较 | 第107页 |
| ·种群内形态变异 | 第107-109页 |
| ·种群间形态变异 | 第109页 |
| ·种群间的聚类分析 | 第109页 |
| ·环境因子对浮毛茛形态变异的影响 | 第109-112页 |
| ·讨论 | 第112-114页 |
| 第六章 不同分类阶元在水生植物多样性评估中的意义 | 第114-131页 |
| ·前言 | 第114-115页 |
| ·研究方法 | 第115-117页 |
| ·野外调查 | 第115-116页 |
| ·数据整理分析 | 第116-117页 |
| ·结果 | 第117-128页 |
| ·大尺度区域内种与科、属α—或β—多样性关系 | 第117-121页 |
| ·小尺度区域内种与科、属α—或β—多样性关系 | 第121-128页 |
| ·讨论 | 第128-129页 |
| ·在水生植物保护区规划中的作用 | 第129-13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1-148页 |
|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和接受的论文 | 第148-149页 |
| 致谢 | 第1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