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融资租赁法律探讨
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国际融资租赁概述 | 第11-22页 |
第一节 国际融资租赁的产生和形式 | 第11-14页 |
一、国际融资租赁产生 | 第11-12页 |
二、国际融资租赁的形式 | 第12-14页 |
第二节 国际融资租赁的法律定义 | 第14-22页 |
一、国外关于融资租赁的法律定义 | 第14-16页 |
二、《国际融资租赁公约》中融资租赁的法律定义 | 第16-17页 |
三、中国关于融资租赁的法律定义 | 第17-19页 |
四、国际融资租赁的“国际性”标准问题 | 第19-22页 |
第二章 国际融资租赁法律关系 | 第22-35页 |
第一节 国际融资租赁法律关系的性质 | 第22-25页 |
一、分期付款买卖契约说 | 第22页 |
二、租赁契约说 | 第22-23页 |
三、金钱消费借贷契约说 | 第23-24页 |
四、动产担保交易说 | 第24-25页 |
五、无名契约说 | 第25页 |
第二节 国际融资租赁法律关系的特点 | 第25-28页 |
一、法律关系具有三边连锁性 | 第26页 |
二、融资性与融物性的统一 | 第26-27页 |
三、中途禁止解约性 | 第27页 |
四、租金具有足额清偿性、投资效益性 | 第27页 |
五、净租赁性 | 第27-28页 |
第三节 国际融资租赁法律关系的要素 | 第28-35页 |
一、国际融资租赁法律关系主体 | 第28-30页 |
二、国际融资租赁法律关系的客体 | 第30-31页 |
三、国际融资租赁法律关系的内容 | 第31-35页 |
第三章 有关国际融资租赁的国际法制 | 第35-47页 |
第一节 《国际融资租赁公约》 | 第35-42页 |
一、《国际融资租赁公约》的立法背景 | 第35-36页 |
二、《国际融资租赁公约》的主要内容 | 第36-41页 |
三、对《国际融资租赁公约》的评价 | 第41-42页 |
第二节 WTO规则中有关国际融资租赁的规定 | 第42-47页 |
一、透明度原则 | 第43页 |
二、最惠国待遇原则 | 第43-45页 |
三、国民待遇原则 | 第45-47页 |
第四章 我国国际融资租赁法制的完善 | 第47-56页 |
第一节 我国国际融资租赁业的现状 | 第47-49页 |
一、国际融资租赁业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 第47-48页 |
二、我国国际融资租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 第48-49页 |
第二节 我国关于国际融资租赁的立法现状 | 第49-52页 |
一、民商法方面 | 第50-51页 |
二、税收与金融会计法方面 | 第51页 |
三、监管法方面 | 第51-52页 |
第三节 对完善我国国际融资租赁法律制度的建议 | 第52-56页 |
一、制定专门的《融资租赁法》 | 第53-54页 |
二、完善相关的配套法律法规 | 第54-55页 |
三、明确和加强融资租赁自律性组织法律地位 | 第55页 |
四、积极参与和国际融资租赁有关的国际法律合作 | 第55-56页 |
结束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后记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