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竞争条件下我国银行监管的有效性研究
|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1-13页 |
|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3-15页 |
| 第2章 银行监管有效性的理论综述 | 第15-23页 |
| ·传统金融监管理论依据 | 第15-17页 |
| ·监管有效论 | 第15-16页 |
| ·监管无效论 | 第16页 |
| ·管制成本说 | 第16-17页 |
| ·资本监管的有效性理论及其改进 | 第17-19页 |
| ·资本监管的有效性 | 第17-18页 |
| ·市场纪律与政府监管的有效性 | 第18-19页 |
| ·激励相容监管理论 | 第19-20页 |
| ·对银行监管有效性理论的总结分析 | 第20-23页 |
| 第3章 我国银行监管有效性的现实分析 | 第23-31页 |
| ·开放竞争条件下我国银行监管面临的冲击 | 第23-25页 |
| ·金融开放下我国银行业的调整趋势 | 第23-24页 |
| ·金融的开放竞争对我国银行监管的冲击 | 第24-25页 |
| ·从监管成本的角度分析监管的有效性 | 第25-28页 |
| ·道德风险 | 第25-26页 |
| ·守法成本 | 第26-27页 |
| ·效率损失 | 第27-28页 |
| ·从监管本身分析制约监管有效性的因素 | 第28-31页 |
| ·理念上的缺陷 | 第28-29页 |
| ·监管方法和操作体系上的缺陷 | 第29-31页 |
| 第4章 我国银行监管有效性的模型分析 | 第31-37页 |
| ·模型设定 | 第31页 |
| ·监管者与银行的市场博弈分析 | 第31-33页 |
| ·对均衡结果的政策含义分析 | 第33-37页 |
| 第5章 提高我国银行监管有效性的实施框架 | 第37-60页 |
| ·加强对金融风险的监管 | 第37-42页 |
| ·开放竞争条件下的金融风险及其监管 | 第37-39页 |
| ·提高信用风险监管有效性的措施 | 第39-42页 |
| ·实行正向激励与激励相容的监管 | 第42-48页 |
| ·资本充足性监管的有效性 | 第42-44页 |
| ·加强内部控制监管的有效性 | 第44-46页 |
| ·提高市场约束监管的有效性 | 第46-48页 |
| ·建立市场化监管体系 | 第48-60页 |
| ·市场准入监管 | 第49-52页 |
| ·市场退出监管 | 第52-55页 |
| ·存款保险制度 | 第55-60页 |
| 结论 | 第60-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位论文目录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