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插图索引 | 第9-10页 |
附表索引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4页 |
·研究对象 | 第11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及结构安排 | 第12-14页 |
第2章 关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理论综述 | 第14-21页 |
·国内外关于国债市场的一般理论探讨 | 第14-19页 |
·西方经济学关于国债观点的综述 | 第14-15页 |
·国外主要国债市场的概况 | 第15-17页 |
·国内有关学者的相关研究 | 第17-19页 |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与国外国债市场的比较 | 第19-21页 |
第3章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发展历史(1997-2003) | 第21-30页 |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建立 | 第21页 |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初步发展 | 第21-30页 |
·制度体系逐渐成型 | 第22-23页 |
·市场主体不断扩容 | 第23-25页 |
·交易工具日渐丰富 | 第25-27页 |
·交易和交割方式推陈出新 | 第27-30页 |
第4章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作用分析 | 第30-45页 |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市场参与者的作用 | 第30-41页 |
·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发债主体的作用 | 第30-35页 |
·银行间债券市场对投资人的作用 | 第35-41页 |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对资本市场和金融体系发展的作用 | 第41-43页 |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施的作用 | 第43-45页 |
第5章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 第45-58页 |
·市场管理体系建设的欠缺 | 第45-47页 |
·市场制度安排和理论根基方面的不足 | 第46-47页 |
·管理机构之间业务协调的不足 | 第47页 |
·市场主体建设的不完善 | 第47-54页 |
·发债主体安排上有所欠缺 | 第48-49页 |
·市场交易主体建设的不足 | 第49-53页 |
·对市场交易主体的管理缺乏弹性 | 第53-54页 |
·市场交易工具和业务品种的制约 | 第54-56页 |
·债券品种单调 | 第54-55页 |
·业务品种创新不够 | 第55-56页 |
·市场分割的影响 | 第56-58页 |
第6章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政策建议 | 第58-63页 |
·完善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制度和理论基础建设 | 第58-59页 |
·建立协调一致的市场管理机构 | 第59页 |
·加强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参与主体的建设工作 | 第59-61页 |
·稳步推进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工具的创新 | 第61页 |
·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债券市场 | 第61-63页 |
结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