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IPO首日回报率异象的行为金融研究
第一章 导论 | 第1-19页 |
·选题背景 | 第8-10页 |
·研究对象 | 第8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7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文献综述小结 | 第17页 |
·本文研究思路、内容与结构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我国IPO首日回报率异象的基本现状 | 第19-33页 |
·我国新股发行市场制度背景简介 | 第19-26页 |
·发行审核制度 | 第19-21页 |
·股票发售机制 | 第21-25页 |
·股权分置 | 第25-26页 |
·近年来国内外IPO首日回报率数据统计 | 第26-28页 |
·我国IPO首日回报率异象造成的影响 | 第28-30页 |
·我国IPO首日回报率异象形成原因的初步分析 | 第30-33页 |
第三章 我国IPO首日回报率异象的实证分析 | 第33-44页 |
·实证假设 | 第33-34页 |
·数据和方法 | 第34-35页 |
·数据和样本 | 第34页 |
·模型设计与变量选取 | 第34-35页 |
·实证过程 | 第35-44页 |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特征 | 第35页 |
·模型的统计检验 | 第35-36页 |
·模型计量经济学意义的检验及模型的改进 | 第36-40页 |
·模型稳定性检验 | 第40-41页 |
·实证结果的分析 | 第41-44页 |
第四章 投资者心理对IPO首日回报率的影响 | 第44-50页 |
·投资者心理偏差 | 第44-45页 |
·投资者心理偏差对新股上市首日市场价格影响 | 第45-47页 |
·实证分析 | 第47-50页 |
·实证假设 | 第47页 |
·研究方法 | 第47-48页 |
·数据和样本 | 第48页 |
·实证过程、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48-50页 |
第五章 承销商决策对IPO首日回报率的影响 | 第50-61页 |
·我国IPO过程中承销商行为分析 | 第50-52页 |
·新股价值被市场高估的条件下承销商最优决策模型 | 第52-56页 |
·模型 | 第54-56页 |
·模型的主要结论 | 第56页 |
·避免法律风险——承销商压低发行价的另一动力 | 第56-60页 |
·承销商的法律责任 | 第56-57页 |
·发行人的盈余操纵行为 | 第57-60页 |
·承销商压低发行价格以降低法律风险 | 第60页 |
·本章小节 | 第60-61页 |
第六章 发行人心理偏差对IPO首日回报率的影响 | 第61-70页 |
·前景理论对IPO首日回报现象的解释 | 第61-65页 |
·运用前景理论解释我国IPO首日回报率异象 | 第65-67页 |
·部分调整现象的解释 | 第67-70页 |
第七章 结论及政策含义 | 第70-74页 |
·结论 | 第70-71页 |
·政策含义 | 第71-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9页 |
附录(图表索引)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