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拉曼光谱仪的设计与改进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3页 |
| ·拉曼光谱及其光谱仪的广泛应用前景 | 第9-10页 |
| ·本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 第二章 拉曼光谱仪简介 | 第13-21页 |
| 第一节 拉曼光谱基本原理 | 第13-17页 |
| ·喇曼效应 | 第13-14页 |
| ·喇曼光谱基本原理 | 第14-17页 |
| 第二节 拉曼光谱仪的历史及分类 | 第17-19页 |
| ·拉曼光谱仪的历史 | 第17页 |
| ·拉曼光谱仪的分类 | 第17-19页 |
| ·色散型激光拉曼光谱仪 | 第17-18页 |
| ·傅立叶变换拉曼光谱仪(FTRaman) | 第18-19页 |
| 第三节 我们研制的光谱仪结构 | 第19-21页 |
| 第三章 设计思路 | 第21-25页 |
| 第一节 几种弱信号检测方法对比 | 第21-22页 |
| 第二节 设计技术路线及其光谱仪总体框架 | 第22-25页 |
| ·设计指标 | 第22-23页 |
| ·设计技术路线 | 第23页 |
| ·光谱仪总体框架 | 第23-25页 |
| 第四章 光路部分 | 第25-30页 |
| 第一节 光源 | 第25页 |
| 第二节 高放大率光纤样品室前置光路系统 | 第25-28页 |
| 第三节 分光单元及其驱动系统 | 第28-30页 |
| 第五章 光电转换系统 | 第30-37页 |
| 第一节 光电转换简要分析 | 第30-33页 |
| 第二节 光电倍增管的附属电路 | 第33-35页 |
| 第三节 光电倍增管致冷系统 | 第35-37页 |
| 第六章 核心检测电路 | 第37-59页 |
| 第一节 电路通频带宽确定 | 第37-41页 |
| ·反斯托克斯线的动态范围 | 第37-38页 |
| (确定放大器的下限截止频率) | 第37-38页 |
| ·脉冲信号频谱分析(傅立叶变换) | 第38-41页 |
| (确定放大器的上限截止频率) | 第38-41页 |
| 第二节 负载电阻与信噪比分析 | 第41-44页 |
| ·对频率响应的分析 | 第41-43页 |
| ·对信噪比的分析 | 第43-44页 |
| 第三节 放大器参数设计 | 第44-59页 |
| ·放大器的研制 | 第44-45页 |
| ·输入级组态选择 | 第45页 |
| ·静态工作点确定 | 第45-47页 |
| ·偏置 | 第47页 |
| ·增加带宽措施(组合电路,频率补偿。负反馈) | 第47-50页 |
| ·滤波 | 第50页 |
| ·电路图和电路原理分析 | 第50-54页 |
| ·元件选择 | 第54-55页 |
| ·接地方案 | 第55页 |
| ·几种干扰的解决 | 第55-57页 |
| ·自激 | 第55-56页 |
| ·共模干扰 | 第56-57页 |
| ·调试 | 第57-59页 |
| 第七章 计算机控制及数据采集系统 | 第59-71页 |
| 第一节 计数器 | 第59页 |
| 第二节 计算机控制及数据采集系统 | 第59-65页 |
| 第三节 操作规程 | 第65-66页 |
| 第四节 拉曼光谱实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第66-71页 |
| 论文总结 | 第71-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 致谢 | 第76-77页 |
| 中文摘要 | 第77-80页 |
| ABSTRACT | 第80-84页 |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