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电形态仿生设计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6页 |
| ·研究背景 | 第7-14页 |
| ·哲学思想背景 | 第7-9页 |
| ·自然学科背景 | 第9-10页 |
| ·设计史中的仿生脉络 | 第10-13页 |
| ·仿生设计 | 第13-14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页 |
| ·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形态仿生对小家电设计的启示 | 第16-27页 |
| ·产品形态概念 | 第16页 |
| ·产品的形态仿生 | 第16-18页 |
| ·概念及分类 | 第16-17页 |
| ·产品自然形态的社会演变 | 第17-18页 |
| ·重视小家电设计的必要性 | 第18-19页 |
| ·小家电概念及分类 | 第19-20页 |
| ·小家电产品的形态特点 | 第20-21页 |
| ·小家电仿生设计的现实土壤 | 第21-25页 |
| ·社会文化发展的大趋势 | 第21-23页 |
| ·感性消费时代的来临 | 第23-24页 |
| ·家庭环境中人们与家电产品的情感互动 | 第24-25页 |
| ·小家电产品形态设计趋势思考 | 第25-27页 |
| 第三章 多角度解读仿生形态 | 第27-39页 |
| ·从语义学角度解读仿生形态 | 第27-29页 |
| ·产品语义学 | 第27-28页 |
| ·仿生形态的语义性体现 | 第28-29页 |
| ·仿生形态的美学解读 | 第29-32页 |
| ·人与自然审美关系的新发展 | 第29-30页 |
| ·模糊美学价值 | 第30-31页 |
| ·美与真的统 | 第31-32页 |
| ·仿生形态对人的自然本性的再现 | 第32-33页 |
| ·从心理学角度解读仿生形态 | 第33-39页 |
| ·视知觉心理与仿生形态 | 第33-35页 |
| ·马斯洛需求理论与仿生形态 | 第35-37页 |
| ·从格式塔心理学的似动原理来理解仿生形态 | 第37-39页 |
| 第四章 小家电形态仿生设计的方法和原则探析 | 第39-54页 |
| ·一般仿生方法的运用 | 第39-44页 |
| ·抽象仿生和具象仿生 | 第39-41页 |
| ·视觉特征法和整体意象法 | 第41-43页 |
| ·隐喻的运用 | 第43-44页 |
| ·立意明确的创意方法 | 第44-48页 |
| ·立足于功能表达的形态仿生 | 第45-46页 |
| ·立足于使用者角色象征的形态仿生 | 第46-47页 |
| ·追求视觉感官刺激的趣味性形态仿生 | 第47-48页 |
| ·不同领域仿生应用比较与方法整合 | 第48-51页 |
| ·不同领域仿生运用的比较 | 第48-50页 |
| ·以实例分析进行方法整合 | 第50-51页 |
| ·设计实例 | 第51-54页 |
| ·形态仿生的可行性分析 | 第51页 |
| ·分析设计目标并选取仿生对象 | 第51-52页 |
| ·确定仿生方法,提取特征元素 | 第52页 |
| ·深入设计 | 第52-54页 |
| 第五章 结语 | 第54-55页 |
| ·论文总结 | 第54页 |
| ·后续研究 | 第54-55页 |
| 致谢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论文发表及著作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