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增益及低副瓣平面阵列微带天线研制
| 论文封面 | 第1-3页 |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目录 | 第5-7页 |
| 1 绪论 | 第7-15页 |
| ·研究背景 | 第7页 |
| ·微带天线特点及发展概况 | 第7-9页 |
| ·微带天线的特点 | 第7-8页 |
| ·微带天线技术发展概况 | 第8-9页 |
| ·微带天线的分析设计方法 | 第9-13页 |
| ·传输线模型理论 | 第9页 |
| ·腔模理论 | 第9-10页 |
| ·全波分析理论 | 第10-11页 |
| ·微带天线的数值分析方法 | 第11-13页 |
| ·矩量法 | 第11-12页 |
| ·有限元法 | 第12-13页 |
| ·时域有限差分法 | 第13页 |
| ·论文结构及章节安排 | 第13页 |
| ·论文的主要成果 | 第13-15页 |
| 2 天线参数及测量技术 | 第15-25页 |
| ·天线测量基础知识 | 第15-17页 |
| ·微波网络分析仪介绍 | 第17-18页 |
| ·天线电路参数的测量 | 第18-20页 |
| ·天线辐射参数的测量 | 第20-25页 |
| ·方向图测量 | 第20-22页 |
| ·增益测量 | 第22-24页 |
| ·绝对增益测量法 | 第22页 |
| ·增益转化测量法 | 第22-23页 |
| ·天线方向性系数和效率 | 第23-24页 |
| ·天线极化 | 第24-25页 |
| 3 L、C波段高增益平面阵列微带天线研制 | 第25-43页 |
| ·项目背景简介 | 第25页 |
| ·设计步骤 | 第25-29页 |
| ·介质基片材料的选择 | 第25-26页 |
| ·单元尺寸设计 | 第26-27页 |
| ·阵方案选择 | 第27-28页 |
| ·馈电网络设计 | 第28页 |
| ·增益估算 | 第28-29页 |
| ·理论仿真设计 | 第29-33页 |
| ·理论分析数据 | 第29页 |
| ·全波仿真分析优化贴片尺寸 | 第29页 |
| ·馈电网络T接头优化设计 | 第29-30页 |
| ·阵列设计 | 第30-31页 |
| ·仿真分析优化设计结果 | 第31-33页 |
| ·L波段4×2单元阵列天线指标曲线(有罩) | 第31-32页 |
| ·C波段16×4单元阵列天线指标曲线(无罩) | 第32-33页 |
| ·微带天线工程制作 | 第33-36页 |
| ·AUTOCAD制图 | 第33-35页 |
| ·基片材料选择及加工工艺制作 | 第35-36页 |
| ·微带天线装配 | 第36页 |
| ·微带天线阵测量 | 第36-43页 |
| ·微带天线测量 | 第36-43页 |
| ·电路特性测试 | 第36-37页 |
| ·辐射特性测量 | 第37-43页 |
| 4 X波段低副瓣平面微带天线阵研制 | 第43-70页 |
| ·天线低副瓣的实现原理 | 第43-47页 |
| ·二项式分布 | 第43-44页 |
| ·边缘分布 | 第44页 |
| ·最优分布(切比雪夫分布) | 第44-47页 |
| ·阵的馈电形式与设计 | 第47-53页 |
| ·串联馈电 | 第47-49页 |
| ·并联馈电 | 第49-53页 |
| ·低副瓣微带天线阵的软件仿真设计 | 第53-65页 |
| ·T形等功分器、不等功分器及馈电网络设计 | 第53-59页 |
| ·贴片单元的设计与仿真 | 第59-60页 |
| ·低副瓣微带天线阵的设计与仿真 | 第60-65页 |
| ·实验测试结果 | 第65-70页 |
| 结论 | 第70-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