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基于战略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0 引言第1-10页
1 企业业绩评价的理论基础第10-15页
 1.1 资本保全理论第10页
 1.2 委托代理理论第10-11页
 1.3 系统理论第11页
 1.4 战略管理理论第11-12页
 1.5 权变管理理论第12页
 1.6 利益相关者理论第12-13页
 1.7 控制理论第13页
 1.8 激励理论第13-15页
2 国外企业业绩评价的演变与分析第15-38页
 2.1 基本的演变过程第15-20页
  2.1.1 早期的业绩评价第15页
  2.1.2 财务指标地位的确立第15-16页
  2.1.3 财务指标的调整第16-17页
  2.1.4 对财务指标的补充第17-18页
  2.1.5 卡普兰和诺顿对企业业绩评价研究的理论贡献第18-20页
 2.2 主要的业绩评价体系评析第20-38页
  2.2.1 财务指标体系评析第20-23页
   2.2.1.1 偿债能力指标第20-21页
    2.2.1.1.1 短期偿债能力指标第20-21页
    2.2.1.1.2 长期偿债能力指标第21页
   2.2.1.2 盈利能力指标第21-22页
   2.2.1.3 营运能力指标第22-23页
   2.2.1.4 财务指标体系评析第23页
  2.2.2 EVA评析第23-27页
   2.2.2.1 EVA业绩评价系统的创新之处第24-26页
   2.2.2.2 EVA业绩评价系统存在的不足第26-27页
  2.2.3 平衡计分卡评析第27-38页
   2.2.3.1 平衡计分卡的作用及特点第28-32页
   2.2.3.2 平衡计分卡战略执行障碍第32-33页
   2.2.3.3 平衡计分卡应用成功案例第33-38页
    2.2.3.3.1 麦特尔公司简介第33页
    2.2.3.3.2 麦特尔公司亚洲分部第33-34页
    2.2.3.3.3 麦特尔公司亚洲分部平衡计分卡体系的建立第34-36页
    2.2.3.3.4 平衡计分卡体系的优势第36-38页
3 国内企业业绩评价的演变与分析第38-48页
 3.1 基本的演变过程第38-41页
 3.2 主要的业绩评价体系评析第41-43页
 3.3 平衡计分卡在我国的应用第43-48页
  3.3.1 平衡计分卡应用失败案例第44-45页
  3.3.2 平衡记分卡应用的条件第45-46页
  3.3.3 平衡记分卡在我国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第46-48页
4 构建基于战略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第48-58页
 4.1 构建思路第48-49页
 4.2 基于战略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第49-57页
  4.2.1 财务层面评价指标第50-52页
  4.2.2 职员层面评价指标第52-54页
  4.2.3 客户层面评价指标第54-55页
  4.2.4 业务流程层面评价指标第55-57页
 4.3 指标体系的应用及应注意的问题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后记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美国新干涉主义及其影响
下一篇:冷战后东北亚地区安全困境及其缓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