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8页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研究现状与目的 | 第8-9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9-10页 |
·技术路线及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10-12页 |
·主要成果 | 第12-18页 |
·二维动态地质模型脚本设计 | 第12-13页 |
·二维三维动态地质模型的建立 | 第13-18页 |
第2章 沉积演化与成藏模式分析在动态地质模型中的应用 | 第18-32页 |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8-20页 |
·沉积演化分析 | 第20-24页 |
·三维动态地质模型中的沉积演化过程 | 第24-27页 |
·三维动态地质模型中奥陶系的沉积演化过程 | 第24-25页 |
·三维动态地质模型中志留系的沉积演化 | 第25页 |
·三维动态地质模型中泥盆系的沉积演化 | 第25-26页 |
·三维动态地质模型中石炭系的沉积演化 | 第26页 |
·三维动态地质模型中二叠系与三叠系的沉积演化 | 第26-27页 |
·成藏模式归纳 | 第27-29页 |
·三维动态地质模型中油气充注与成藏过程 | 第29-32页 |
·第一次大规模成藏期 | 第29-30页 |
·第二次大规模成藏期 | 第30页 |
·第三次大规模成藏期 | 第30-32页 |
第3章 构造演化特征分析在动态地质模型中的应用 | 第32-43页 |
·构造演化特征分析 | 第32-38页 |
·各主要构造运动时期中上奥陶统顶界古构造特征 | 第32-34页 |
·各主要构造运动时期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顶界古构造特征 | 第34-35页 |
·各主要构造运动时期奥陶系顶界古构造特征 | 第35-36页 |
·各主要构造运动时期志留系顶界古构造特征 | 第36-38页 |
·各主要构造运动时期志留系顶界古构造特征 | 第38页 |
·三维动态地质模型中的构造演化过程 | 第38-40页 |
·三维动态地质模型中的岩溶作用与缝洞型储层 | 第40-43页 |
·加里东中期的三幕岩溶作用 | 第40-41页 |
·海西早期的岩溶作用 | 第41-43页 |
第4章 动态地质模型的设计及创建 | 第43-60页 |
·利用趋势厚度法完成地层的剥蚀量恢复 | 第43-46页 |
·二维动态地质模型的设计及创建 | 第46-56页 |
·二维动态地质模型中海相沉积地层展示 | 第47-49页 |
·二维动态地质模型中海陆过渡相沉积地层展示 | 第49-53页 |
·二维动态地质模型中陆相沉积地层展示 | 第53-56页 |
·三维动态地质模型的设计及创建 | 第56-60页 |
·三维动态地质模型的初始设计 | 第56-58页 |
·三维动态地质模型的设计完善 | 第58-60页 |
第5章 主要认识以及结论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