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非晶态及枝状晶体纳米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目录第1-6页
中文摘要第6-10页
Abstract第10-16页
前言第16-1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8-38页
   ·非晶态Ni-P合金纳米粒子合成研究进展第18-32页
     ·纳米领域的研究和进展第18-23页
     ·非晶态合金第23-25页
     ·非晶态Ni-P合金纳米粒子合成研究进展第25-31页
     ·已有的制备条件和方法的分析第31-32页
     ·实验初步设计第32页
   ·非晶态Ni-P@PS核壳结构和Ni-P中空球的合成研究背景第32-34页
   ·枝状晶体的研究背景第34-37页
   ·论文的研究目标及选题思路第37-38页
第二章 实验条件和表征手段第38-42页
   ·实验所用试剂和药品第38页
   ·表征手段和条件第38-42页
     ·X-射线衍射(XRD)第38-39页
     ·比表面积和孔结构测量(BET)第39页
     ·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仪(ICP-AES)第39页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39-40页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第40-41页
     ·能量散射X射线谱(EDS)第41页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第41页
     ·差示扫描量热计(DSC)第41页
     ·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第41-42页
第三章 非晶态Ni-P纳米合金的可控合成和表征第42-71页
   ·非晶态Ni-P合金的合成第42-43页
     ·非晶态Ni-P合金的合成装置第42页
     ·非晶态Ni-P合金的合成过程第42-43页
   ·非晶态Ni-P合金的合成条件对组成和形貌的影响第43-70页
     ·H_2PO_2~-/Ni~(2+)对非晶态Ni-P合金的组成和形貌的影响第43-51页
     ·pH值对非晶态Ni-P合金的组成和形貌的影响第51-54页
     ·温度对非晶态Ni-P合金的组成和形貌的影响第54-57页
     ·镍盐的种类对非晶态Ni-P合金的组成和形貌的影响第57-58页
     ·溶剂对非晶态Ni-P合金的组成和形貌的影响第58-61页
     ·表面活性剂AOT对非晶态Ni-P合金的组成和形貌的影响第61-64页
     ·非晶态Ni-P合金制备中的一些特殊现象第64-70页
   ·小结第70-71页
第四章 非晶态Ni-P纳米合金热稳定性和晶化过程的研究及其应用第71-99页
   ·DSC的表征结果第71-73页
   ·原位XRD的表征结果第73-78页
   ·原位扫描电镜的表征结果第78-80页
   ·原位透射电镜的表征结果第80-89页
   ·纳米非晶态Ni-P合金的应用第89-97页
     ·纳米非晶态Ni-P合金用于纳米碳纤维的制备和表征第89-95页
     ·纳米非晶态Ni-P合金的催化性能第95-96页
     ·纳米非晶态Ni-P合金的电化学性质第96-97页
   ·小结第97-99页
第五章 非晶态NiP@PS核壳结构和Ni-P中空球的合成与表征第99-110页
   ·引言第99-100页
   ·非晶态NiP@PS核壳结构及Ni-P中空球的合成第100-101页
   ·非晶态NiP@PS核壳结构的合成条件对组成和形貌的影响第101-105页
     ·PS表面活化对非晶态NiP@PS核壳结构的影响第101-102页
     ·pH值对非晶态NiP@PS核壳结构的影响第102-103页
     ·反应时间对非晶态NiP@PS核壳结构的影响第103-105页
   ·非晶态Ni-P合金中空球的合成条件对组成和形貌的影响第105-106页
   ·非晶态NiP@PS核壳结构与空心球的磁性表征第106-108页
   ·小结第108-110页
第六章 枝状晶体Mg_2SiO_4的电子显微镜观察和结构分析第110-123页
   ·引言第110-112页
   ·枝状晶体的合成第112-113页
   ·枝状晶体的电子显微镜表征第113-121页
     ·枝状晶体的外貌和组成第113-114页
     ·枝状晶体的结构第114-117页
     ·枝状晶体的生长机制第117-121页
   ·枝状晶体的结构模拟第121-122页
   ·小结第122-123页
第七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第123-125页
   ·研究总结第123-124页
   ·展望第124-125页
参考文献第125-145页
个人简历第145页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第145-146页
致谢第146-147页

论文共1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线粒体DNA D-loop区断裂敏感位点的研究
下一篇:新课改背景下的班主任队伍建设--深圳市罗湖区初中班主任队伍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