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交通工程与公路运输技术管理论文--交通工程与交通管理论文--交通调查与规划论文

城市高架路-匝道-地面交通的交互作用及交通流特性研究

中文摘要第1-10页
英文摘要第10-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50页
 §1.1 上海市高架道路系统的基本情况及运行现状第18-23页
  §1.1.1 上海市高架道路系统的基本情况第19-21页
  §1.1.2 上海市高架道路系统的运行现状第21-23页
 §1.2 交通流理论的研究进展第23-47页
  §1.2.1 交通流的宏观模型第24-39页
  §1.2.2 交通流的微观模型第39-46页
  §1.2.3 不同模型间的比较第46-47页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47-50页
第二章 高架道路的交通实测和速度-密度关系分析第50-67页
 §2.1 交通实测的方法第50-52页
 §2.2 高架道路交通行为的实测和分析第52-58页
  §2.2.1 交通实测的主要内容第52-53页
  §2.2.2 交通相描述及高架道路的运行特征第53-58页
 §2.3 高架道路交通流的速度-密度关系分析第58-65页
  §2.3.1 速度-密度关系式概览第58-61页
  §2.3.2 高架道路交通流的速度-密度关系式第61-65页
 §2.4 小结第65-67页
第三章 高架路匝道附近的地面交叉口交通流分析第67-78页
 §3.1 修正的一维管流交通流模型第69-71页
 §3.2 参数辨识与具体算例第71-73页
 §3.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第73-77页
 §3.4 小结第77-78页
第四章 高架路上匝道控制的信号配时方案及分析第78-97页
 §4.1 上匝道控制的研究概况与基本方法第79-83页
 §4.2 交通流的各向异性流体力学模型第83-85页
 §4.3 算例和信号配时方案第85-87页
 §4.4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第87-95页
 §4.5 小结第95-97页
第五章 高架路上匝道与主干线合流处交替通行方式的研究第97-110页
 §5.1 交替通行法则的制订和实施第98-100页
 §5.2 交替通行规则的数值模拟及结果分析第100-108页
  §5.2.1 FI元胞自动机模型第100-101页
  §5.2.2 实施交替通行规则前的交通流状况模拟第101-104页
  §5.2.3 实施交替通行规则后的交通流状况模拟第104-106页
  §5.2.4 两种情况下的比较第106-108页
 §5.3 小结第108-110页
第六章 高架道路交织区的交通流分析第110-124页
 §6.1 高架道路交织区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现状第110-114页
 §6.2 交织区问题的数学建模第114-116页
  §6.2.1 NS元胞自动机模型第114页
  §6.2.2 交织区问题的数学模型和具体规则第114-116页
 §6.3 数值模拟结果与讨论第116-122页
 §6.4 小结第122-124页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第124-129页
 §7.1 本文的工作总结第124-126页
 §7.2 交通流研究展望第126-129页
参考文献第129-13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第139-140页
致谢第140-141页

论文共1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海事请求保全制度研究
下一篇:基于WEB的变电运行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