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 第1-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13页 |
1.1.1 建筑业的地位和作用 | 第8页 |
1.1.2 我国建筑业的现况以及加入 WTO后建筑业所受到的影响 | 第8-11页 |
1.1.3 建筑企业经营模式的改变 | 第11-13页 |
1.2 建筑供应链管理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1.4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第2章 建筑供应链构建及绩效评价的研究 | 第18-35页 |
2.1 制造业供应链与建筑供应链的对比研究 | 第18-21页 |
2.1.1 制造业供应链的定义和模型 | 第18页 |
2.1.2 建筑供应链的定义和模型 | 第18-20页 |
2.1.3 制造业供应链与建筑供应链的对比 | 第20-21页 |
2.2 建筑供应链管理的研究 | 第21-28页 |
2.2.1 供应链管理的起源及定义 | 第21-22页 |
2.2.2 建筑供应链管理的适用性研究 | 第22-25页 |
2.2.3 建筑供应链管理的五个发展阶段 | 第25-27页 |
2.2.4 建筑供应链管理与传统的建筑管理模式的对比 | 第27-28页 |
2.3 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的研究 | 第28-35页 |
2.3.1 供应链绩效评价的概念 | 第28-30页 |
2.3.2 绩效评价应该遵循的一般原则 | 第30-31页 |
2.3.3 供应链绩效评价的一般方法 | 第31-33页 |
2.3.4 供应链绩效评价的主要内容 | 第33-35页 |
第3章 建筑供应链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开发 | 第35-49页 |
3.1 供应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成果分析 | 第35-38页 |
3.2 建筑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 | 第38-39页 |
3.3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依据 | 第39-43页 |
3.3.1 建筑供应链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第39-40页 |
3.3.2 现行的供应链综合绩效评价指标的特点 | 第40页 |
3.3.3 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初选和完善方法 | 第40-43页 |
3.4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指标说明 | 第43-49页 |
3.4.1 指标来源 | 第43-44页 |
3.4.2 指标解释 | 第44-47页 |
3.4.3 计量解释 | 第47-49页 |
第4章 基于 AHP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第49-57页 |
4.1 理论的适用性研究 | 第49页 |
4.2 模糊综合评价 | 第49-51页 |
4.2.1 指标集U及评价集V的建立 | 第49-50页 |
4.2.2 计算单因素评价矩阵(R|-) | 第50-51页 |
4.3 AHP方法确定指标权重 W | 第51-55页 |
4.3.1 层次分析法介绍 | 第51页 |
4.3.2 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 | 第51-53页 |
4.3.3 电子表格求各判断矩阵的W并检验一致性 | 第53-55页 |
4.4 模糊综合评价 | 第55-57页 |
4.4.1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 第55页 |
4.4.2 综合评价的计算原理和过程 | 第55-57页 |
第5章 评价模型的应用研究 | 第57-65页 |
5.1 引言 | 第57页 |
5.2 公司简介 | 第57-59页 |
5.2.1 总体概述 | 第57-58页 |
5.2.2 集团组织结构及管理概述 | 第58-59页 |
5.3 评价模型的实施 | 第59-65页 |
5.3.1 确定指标权重 | 第59页 |
5.3.2 指标标准 | 第59-61页 |
5.3.3 问卷调查 | 第61-62页 |
5.3.4 评价结果 | 第62-65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附录1 | 第72-73页 |
附录2 | 第73-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