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引言 | 第13-23页 |
一、选题的意义与背景 | 第13-15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5-21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四、存在问题 | 第22-23页 |
第一章 克苏鲁的起源 | 第23-34页 |
第一节 克苏鲁之父——洛夫克拉夫特 | 第23-30页 |
一、精神疾病的馈赠 | 第23-28页 |
二、种族主义 | 第28-30页 |
第二节 宇宙主义的诞生——克苏鲁的召唤 | 第30-34页 |
一、成为神话缔造者 | 第30-31页 |
二、天选之人 | 第31-34页 |
第二章 作为世界观的克苏鲁 | 第34-66页 |
第一节 克苏鲁的世界观 | 第34-45页 |
一、外星人的科学文明远超人类 | 第34-35页 |
二、创世论——神祗就是外星人 | 第35-38页 |
三、非人类中心主义——神并不爱人 | 第38-39页 |
四、“不要远航”——探究真相只会招致毁灭 | 第39-43页 |
五、跳脱善恶观——宇宙并不以人的道德准则和一切规则行事 | 第43-45页 |
第二节 奇诡缤纷的克苏鲁世界 | 第45-66页 |
一、以阿撒托斯为代表的外神(Outer Gods) | 第45-50页 |
二、登陆地球的外星人——以克苏鲁为代表的旧日支配者(Great Old Ones) | 第50-56页 |
三、旧神(Elder Ones)以及其他奇异生物 | 第56-57页 |
四、典型形象特点——盲人摸象之局部 | 第57-66页 |
第三章 外星人电影简史 | 第66-90页 |
第一节 萌芽时期(1902—1976年) | 第67-70页 |
第二节 发展时期(1977—2008年) | 第70-78页 |
第三节 黄金时代(2009年至今) | 第78-90页 |
第四章 克苏鲁世界观的外星人电影 | 第90-114页 |
第一节 不同类型的世界观 | 第90-93页 |
一、人类世界的投射 | 第90-92页 |
二、宇宙主义的克苏鲁 | 第92-93页 |
第二节 典型案例 | 第93-108页 |
一、纯粹的猎杀者:《异形》(Alien,1979 年)与《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2012年) | 第93-98页 |
二、人性迷雾中的巨大章鱼:《迷雾》(The Mist,2007 年) | 第98-103页 |
三、彩虹色泡泡下的基因侵入:《湮灭》(Annihilation,2018 年) | 第103-108页 |
第三节 披着克苏鲁元素外衣的案例 | 第108-114页 |
一、深海里的江湖义气:《深渊》(The Abyss,1989 年) | 第109-110页 |
二、语言专家的沟通:《降临》(Arrival,2016 年) | 第110-111页 |
三、深潜者的相遇:《水形物语》(The Shape of Water,2017 年) | 第111-114页 |
第五章 逐渐主流化的克苏鲁世界观 | 第114-164页 |
第一节 克苏鲁世界观的独特魅力 | 第114-127页 |
一、恐怖美学——不可名状的未知恐惧 | 第114-122页 |
二、颠覆神的传统认知 | 第122-124页 |
三、天才的想象力 | 第124-127页 |
第二节 克苏鲁世界观影响下的电影、游戏、动漫 | 第127-140页 |
一、电影 | 第128-131页 |
二、游戏 | 第131-138页 |
三、动漫 | 第138-140页 |
第三节 为什么100年前克苏鲁没有得到认可 | 第140-146页 |
第四节 为什么现在克苏鲁逐渐主流化 | 第146-164页 |
一、科技背景下克苏鲁被更好的理解 | 第146-152页 |
二、对理性的怀疑在急速升级 | 第152-157页 |
三、自增强状态 | 第157-162页 |
四、电影技术让克苏鲁形象更多地被采用 | 第162-164页 |
参考文献 | 第164-167页 |
致谢 | 第167-168页 |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著发表 | 第168页 |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 第1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