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4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从专网到虚拟专用网络 | 第9-12页 |
·专网 | 第9-10页 |
·ATM/FR虚拟专网 | 第10-11页 |
·IP VPN | 第11-12页 |
·网络虚拟化概念及特点 | 第12页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2-14页 |
第二章 网络虚拟化技术的发展 | 第14-31页 |
·虚拟路由冗余协议 | 第14-16页 |
·协议概述 | 第14-15页 |
·工作原理 | 第15页 |
·技术比较 | 第15-16页 |
·MPLS网络架构 | 第16-23页 |
·MPLS中几个重要的概念 | 第16-19页 |
·MPLS体系结构 | 第19-20页 |
·MPLS工作原理 | 第20-21页 |
·MPLS VPN业务的实现 | 第21-23页 |
·L2VPN技术 | 第23-27页 |
·L2VPN参考模型 | 第23-24页 |
·VPWS参考模型 | 第24-25页 |
·VPLS参考模型 | 第25-27页 |
·OpenFlow技术 | 第27-30页 |
·OpenFlow网络结构 | 第27-28页 |
·OpenFlow交换机 | 第28-29页 |
·支持网络虚拟化的FlowVisor | 第29-30页 |
·控制器 | 第30页 |
·应用 | 第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基于LISP架构的虚拟网络设计 | 第31-46页 |
·移动互联网的需求 | 第31-32页 |
·LISP架构及功能实体简介 | 第32-37页 |
·LISP网络间静止节点的互通 | 第33-34页 |
·LISP网络与非LISP网络的互通 | 第34-35页 |
·LISP网络中节点移动性情景分析 | 第35-37页 |
·LISP架构实现虚拟网络设计 | 第37-45页 |
·两个LISP网络间的虚拟专用网接入 | 第37-39页 |
·普通LISP节点与另一个LISP网络的虚拟专用网络连接 | 第39-40页 |
·一个LISP网络与多个LISP网络的虚拟专用网络连接 | 第40-42页 |
·Internet上节点与LISP网络的虚拟专用网络连接 | 第42-43页 |
·移动LISP节点通过虚拟专用网络接入LISP网络 | 第43-45页 |
·LISP网络实现的虚拟专用网的优缺点 | 第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私有身份标识改进方案 | 第46-57页 |
·面对IP地址紧缺的需求 | 第46-47页 |
·LISP网络改进方案 | 第47-52页 |
·两个同时使用私有身份标识的节点通信 | 第48-50页 |
·公有身份标识节点向私有身份标识节点通信 | 第50-51页 |
·私有身份标识节点与非LISP网络节点通信 | 第51-52页 |
·改进方案的应用场景 | 第52-53页 |
·改进方案性能分析 | 第53-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附录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