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 | 第1-14页 |
(一) 本文要研究的主要问题及现实意义 | 第7-10页 |
(二) 关于本课题研究的现状 | 第10-14页 |
一、 鲁迅政治专制主义批判的几个发展阶段 | 第14-19页 |
(一) 早期:揭露和批判政治专制主义“吃人”的本质 | 第14-17页 |
(二) 中期:由对政治专制主义批判到对军阀统治的批判 | 第17-18页 |
(三) 后期:批判和实践并重对抗国民党独裁专制主义 | 第18-19页 |
二、 鲁迅政治专制主义批判的几个主要方面 | 第19-34页 |
(一) 揭露政治专制“吃人”的本质,倡导人权 | 第20-22页 |
(二) 揭露儒家纲常教义的虚伪性,重视人格平等 | 第22-26页 |
(三) 揭露专制政府宪政民主的实质,提倡民主法治 | 第26-30页 |
(四) 揭露国民党当局文化专制主义,重视思想言论自由 | 第30-34页 |
三、 鲁迅的政治专制主义批判与政治文化探索 | 第34-39页 |
(一) “经济,是最要紧的了” | 第34-35页 |
(二) “文化的改革” | 第35-36页 |
(三) “拿来主义” | 第36-37页 |
(四) “只有一法,就是‘忍’” | 第37-38页 |
(五) “惟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 | 第38-39页 |
结语 | 第39-41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后 记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