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企业债券融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英文摘要第7-9页
文献综述第9-11页
引言第11-12页
第1章 总论第12-16页
   ·概念界定第12-13页
   ·研究问题的展示第13-15页
   ·研究结构及内容第15页
   ·研究方法及数据第15-16页
第2章 企业债券融资的理论思考第16-19页
   ·MM定理第16-17页
   ·信用商品化理论第17-18页
   ·风险——收益与资产定价理论第18-19页
第3章 国外企业债券融资发展的经验借鉴第19-24页
   ·现状简介第19-21页
     ·美国公司债市场第19页
     ·日本公司债市场第19-20页
     ·亚洲公司债市场第20-21页
   ·经验与启示第21-24页
     ·发达国家公司债券融资发展的实践经验第21-22页
     ·亚洲国家企业债券融资发展的主要启示第22-24页
第4章 企业债券融资的实证分析第24-31页
   ·企业债券融资规模分析第24-27页
     ·总体融资规模过小,而且债券发行波动性较大第24-25页
     ·融资规模小于股票,且与股票融资相关性不强第25-26页
     ·企业债券融资规模在我国债券市场中占比过小第26-27页
     ·企业债券融资规模对利率指标变动的敏感度不足第27页
   ·融资主体单一第27-28页
   ·融资定价不合理第28-30页
     ·利率水平失真第28-29页
     ·利率形式单一第29-30页
   ·流动性不足第30-31页
第5章 企业债券融资发展滞后的影响分析第31-39页
   ·对企业的影响第31-34页
     ·不利于企业融资渠道的拓宽第31页
     ·不利于企业市场价值的提高第31-32页
     ·不利于企业治理结构的改善第32-34页
   ·对银行的影响第34-36页
     ·银行资产的高风险与低流动性矛盾第34-35页
     ·银行资本金匮乏与资本来源不足矛盾第35-36页
   ·对资本市场运行效率的影响第36-39页
     ·储蓄转化为投资渠道不畅,融资功能受阻第36-37页
     ·资产定价机制不合理,资本配置效率低下第37-38页
     ·金融商品创新缺乏基础产品的支持第38-39页
第6章 企业债券融资发展滞后的成因分析第39-49页
   ·政策管制的制度约束第39-42页
     ·发行模式的制约第39-40页
     ·发行规模的限制第40页
     ·发债主体的限制第40-41页
     ·发行利率的限制第41页
     ·投资主体的限制第41-42页
   ·企业自身因素制约第42-45页
     ·上市公司发债的动力不足第42-44页
     ·非上市公司信用能力不足第44页
     ·社会横向信用体系不健全第44-45页
   ·市场配套建设滞后第45-49页
     ·缺乏市场定价基准利率第45-46页
     ·交易、清算体系不健全第46-47页
     ·偿债保障机制建设滞后第47-49页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第49-63页
   ·研究结论第49-50页
   ·政策建议第50-63页
     ·近期的政策措施第50-53页
   1 统一发行监管机构第50-51页
   2 放宽主体准入限制第51-52页
   3 放宽发债内容限制第52-53页
   4 完善中介机构职能第53页
     ·中长期政策措施第53-63页
   1 加快债券产品创新进程第53-54页
   2 培育成熟的投资者队伍第54-56页
   3 大力推动企业产权改革第56-57页
   4 积极构建市场基准利率第57-58页
   5 建立统—托管清算体系第58-59页
   6 大力推动场外市场建设第59-60页
   7 尽快推行做市商制度第60-61页
   8 加强债券风险制度建设第61-63页
致谢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附录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汉语歇后语的意义构建与概念整合理论
下一篇:脂质体声学造影剂及相关技术对实验性肾肿瘤显影效果及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