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居住建筑论文

迈向社会化的高校学生住所设计探讨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12页
图表目录第12-18页
1 绪论第18-22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8-20页
     ·研究背景第18-19页
     ·研究意义第19-20页
   ·研究目的及方法第20-21页
   ·研究框架第21-22页
2 社会化学生住所的概念解析第22-30页
   ·社会化学生住所的定义第22-24页
     ·学生住所社会化的内涵第22页
     ·学生住所社会化的必然性第22-23页
     ·学生住所社会化的可行性第23-24页
   ·“学生住所”再认识第24-27页
     ·学生宿舍和学生公寓第24-25页
     ·学生居住社区第25-26页
     ·学生住所第26-27页
   ·研究相关概念与理论第27-30页
     ·社区发展论第27-28页
     ·环境心理学与环境行为学第28页
     ·交往与空间理论第28-30页
3 高校学生住所的发展第30-42页
   ·历史沿革第30-33页
     ·国外高校学生住所的发展概况第30-31页
     ·国内高校学生住所的发展概况第31-33页
     ·小结第33页
   ·现状概述第33-37页
     ·国外高校学生社会化居住模式概况第33-35页
     ·国内高校学生社会化居住模式概况第35-37页
     ·小结第37页
   ·高校学生住所分类及特点第37-38页
   ·高校学生住所存在的问题第38-42页
4 高校社会化学生住所的相关基础研究第42-50页
   ·大学生行为模式分析第42-43页
   ·大学生心理特征分析第43-46页
     ·空间共享与大学生公共交往第43-44页
     ·空间私密与大学生独立个性第44-45页
     ·空间距离与大学生居住“舒适”感第45-46页
     ·空间分界与大学生居住“领域”感第46页
   ·居住空间设计的其他影响因素第46-50页
5 社会化大学生住所的管理模式第50-56页
   ·市场化经营第50-51页
   ·公益性服务第51-52页
   ·社会化管理第52-56页
6 社会化大学生住所的设计要素第56-98页
   ·学生居住社区设计第56-66页
     ·社区规模第57-59页
     ·社区区位第59-61页
     ·社区结构第61-66页
   ·公共空间设计第66-78页
     ·公共空间的特点分析第66-67页
     ·公共空间的设计要素第67-78页
   ·居住空间设计第78-98页
     ·基本单元空间设计第78-89页
     ·基本单元空间组合第89-98页
7 社会化大学生住所设计原则探讨第98-110页
   ·可持续发展的“弹性”设计第98-103页
     ·学生住所弹性变形的设计研究第98-100页
     ·老式公寓可改建性的设计研究第100-103页
   ·亲近自然的“绿色”设计第103-104页
   ·突现年青的“个性”设计第104-105页
   ·以人为本的“家园”设计第105-107页
   ·多元服务的“综合”设计第107-110页
8 结语第110-112页
致谢第112-114页
参考文献第114-118页
附录第118-126页
 大学生公寓建设的相关政策和法规第118-120页
 大学生住所调查问卷第120-124页
 论文发表情况第124-126页

论文共12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两岸破产和解制度的比较研究
下一篇:西部高原地区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机械使用性能及机群配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