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前言 | 第7-9页 |
1 国内外细毛羊业的发展趋势 | 第7-8页 |
2 世界细毛羊业的育种研究方向 | 第8页 |
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8-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19页 |
1 绵羊血液蛋白多态性及其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 第9-13页 |
·绵羊血液蛋白多态性5 1.2 绵羊血液蛋白多态性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 第9-13页 |
2 微卫星DNA分子标记及其在绵羊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 第13-19页 |
·微卫星(SSR)标记 | 第13页 |
·微卫星DNA位点多态性检测原理及流程 | 第13-14页 |
·微卫星标记的优点 | 第14-15页 |
·微卫星DNA分子标记在绵羊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 第15-19页 |
第二章 超细型细毛羊血液蛋白(酶)遗传标记分析 | 第19-31页 |
1 试验地点与实验材料 | 第19页 |
·试验地点 | 第19页 |
·试验材料 | 第19页 |
·实验仪器 | 第19页 |
·实验试剂 | 第19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9-21页 |
·毛样的测定 | 第19页 |
·血样的测定 | 第19-21页 |
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21-22页 |
·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 | 第21页 |
·Hardy-Weinberg平衡适应性检验 | 第21-22页 |
·纯合度与多态性程度 | 第22页 |
·用Spss10.0软件包中的Compare Means进行单因子方差分析 | 第22页 |
·基因、基因型效应分析 | 第22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2-31页 |
·各经济性状的表型值分析 | 第22-23页 |
·血液蛋白(酶)的多态性 | 第23-27页 |
·基因型的Χ2 检验 | 第27页 |
·各群体的遗传变异比较 | 第27-28页 |
·各种基因型若干经济性状的比较 | 第28-29页 |
·各基因座对经济性状的效应分析 | 第29-31页 |
第三章 超细型细毛羊微卫星DNA遗传标记 | 第31-38页 |
1 试验地点与材料 | 第31页 |
·试验地点 | 第31页 |
·试验材料 | 第31页 |
·实验仪器 | 第31页 |
·实验试剂 | 第31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1-33页 |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31-32页 |
·DNA提取结果的检测方法 | 第32页 |
·微卫星位点的选择及引物合成 | 第32页 |
·PCR的反应体系及反应程序 | 第32-33页 |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33页 |
·显影方法 | 第33页 |
3 实验数据的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33-34页 |
·等位基因大小估算 | 第33页 |
·统计分析 | 第33-34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34-38页 |
·基因组DNA提取结果的琼脂糖检测 | 第34页 |
·微卫星位点的多态性 | 第34-36页 |
·微卫星等位基因与超细羊群体经济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 第36-38页 |
第四章 讨 论 | 第38-44页 |
1 绵羊血红蛋白基因频率与适应性的关系 | 第38页 |
2 绵羊血液蛋白多态型与标记性状 | 第38-40页 |
3 实验过程中影响微卫星DNA多态性分析的因素探讨 | 第40-42页 |
·血液样品的处理与保存时间对DNA提取质量的影响 | 第40页 |
·PCR影响因素分析及其条件优化 | 第40-42页 |
·扩增产物的非特异性条带 | 第42页 |
4 微卫星DNA多态性及其与标记性状间的关系 | 第42-43页 |
5 继续深入研究的方向 | 第43-44页 |
第五章 结 论 | 第44-45页 |
附录1 | 第45-46页 |
附录2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