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企业法、公司法论文

我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法律地位研究

第一章 我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制度运作现状及原因分析第1-17页
 第一节 我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制度运作现状第7-11页
  一、 大股东操纵第7-9页
  二、 内部人控制第9-11页
 第二节 我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制度现状原因分析第11-17页
  一、 国家体制与企业观念因素第11-14页
   (一) 政企尚未实质分离第11-12页
   (二) 股权过度集中第12-13页
   (三) 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企业管理观念根深蒂固第13-14页
   (四) 欠缺公司制作用发挥依存的经济体制环境第14页
  二、 现行《公司法》的缺陷第14-17页
   (一) 股东大会权力涉及董事会的经营管理权第14-15页
   (二) 经理层权力过大第15-16页
   (三) 公司经营层的监控机制尚待进一步建立和健全第16-17页
第二章 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制度的法理分析和比较分析第17-28页
 第一节 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制度法理分析第17-20页
  一、 董事会制度的理论基础第17-19页
   (一) 委托-代理理论是董事会制度产生的基石第17页
   (二) 分权制衡理论是董事会制度发展和完善的依据第17-18页
   (三) 董事会职权的行使始终以维护股东利益为基础第18-19页
  二、 董事会制度的价值功能第19-20页
   (一) 业务执行功能第19页
   (二) 经营决策功能第19页
   (三) 监督功能第19-20页
 第二节 各国(地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立法例比较分析第20-28页
  一、 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制度的历史发展与趋势第20-21页
  二、 各国(地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立法例比较与分析第21-28页
   (一) 日本第21-22页
   (二) 我国台湾地区第22-24页
   (三) 英国第24-25页
   (四) 美国第25-28页
第三章 确立我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中心主义第28-58页
 第一节 界定我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法律地位的基本原则第28-30页
  一、 董事会独立性原则第28页
  二、 权力分立与制衡原则第28-29页
  三、 公司自治原则第29页
  四、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第29-30页
 第二节 董事会的法律地位--公司法的界定与学界的观点第30-41页
  一、 董事会与股东大会的权力界定第30-37页
   (一) 现行公司法--“股东会中心主义”抑或“董事会中心主义”第30-32页
   (二) 学者观点第32-37页
  二、 董事会与经理的权力界定第37-41页
   (一) 公司法的界定第37-38页
   (二) 学者观点第38-41页
 第三节 确立我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中心主义第41-58页
  一、 董事会和股东大会的权力界定第41-47页
   (一) 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制度在现实中的窘境第41-43页
   (二) 赋予董事会广泛、独立的经营权力是我国股份有限公司必然选择第43-47页
  二、 董事会和经理层的权力界定第47-55页
   (一) 将经理设置为公司法定业务执行机关的不可行第48-51页
   (二) 经理应为公司的代理人第51-55页
  三、 结论第55-58页
   (一) 董事会拥有广泛、独立的公司经营管理权力第55-56页
   (二) 经理完全从属于董事会第56-58页
第四章 董事行为的法律控制第58-65页
 第一节 内部控制制度第58-61页
  一、 董事的产生--累积投票制第58-59页
  二、 董事会内部利益制衡第59-61页
   (一) 董事长及其权限的设置第59页
   (二) 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的设置第59-60页
   (三) 独立董事的设立第60-61页
 第二节 外部控制制度第61-65页
  一、 股东诉权--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第62-63页
  二、 监事会制度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后记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离子束辅助真空电弧沉积纳米ZrN及(Zr,Me)N薄膜的研究
下一篇:如何在英汉教学型词典中系统收录有针对性的英语惯用法信息